北京隽永律师事务所张敬辉律师,联系方式13391730991或者13261996547,微信分别同号。北京隽永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敬辉律师讲解累犯的成立条件 累犯的成立条件是指在刑事法律中,对于已经因犯罪受到刑罚处罚,在一定期限内又犯同类罪或其他罪行的犯罪人,依法从重处罚的法律规定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确保刑法的有效实施、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累犯的基本定义 累犯,又称再犯、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对于累犯的认定和处罚,各国刑法都有相应的规定,但具体标准和程序有所不同。 二、累犯的法律依据 在我国刑法中,对累犯制度有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这一规定明确了累犯的成立条件和处罚原则。 三、累犯的成立条件 1. 前罪与后罪的时间间隔 累犯的前罪与后罪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根据刑法规定,这个时间间隔为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如果在这个时间间隔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就构成累犯。 2. 前罪与后罪的罪名 累犯的前罪与后罪必须是同种或类似罪行。这里的“同种罪行”是指前后两罪的罪名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类似罪行”则是指前后两罪的犯罪性质、犯罪手段、犯罪对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3. 前罪与后罪的刑罚 累犯的前罪必须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行。这意味着,如果前罪只是被判处了拘役、管制、罚金等较轻的刑罚,那么即使后罪再犯,也不构成累犯。 4. 主观恶性 累犯的主观恶性是构成累犯的重要条件之一。犯罪人在前罪被判刑后,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改正,不再犯罪。然而,如果犯罪人仍然不思悔改,继续犯罪,那么说明其主观恶性较深,应当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三、四、累犯的法律后果 一旦满足上述成立条件,犯罪人将被认定为累犯,并依法从重处罚。这种从重处罚通常表现为在法定刑范围内提高刑罚的幅度或种类,如增加刑期、适用更严厉的刑罚等。此外,累犯还可能面临其他附加处罚措施,如限制减刑、禁止假释等。这些法律后果的严厉程度取决于各国刑法对累犯制度的具体规定和实践操作。 五、累犯制度的价值与意义 累犯制度作为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通过对累犯的从重处罚,可以体现国家对严重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震慑潜在犯罪者,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其次,累犯制度有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对累犯的严厉处罚,可以体现国家对公民权益的高度重视和保护态度,增强公民对法律制度的信任感和归属感。最后,累犯制度也有助于促进犯罪人的改造和回归社会。通过对累犯的从重处罚和附加处罚措施的实施,可以促使犯罪人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并积极改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社会对犯罪人的关注度和支持度,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总之,累犯的成立条件是刑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和刑罚适用问题。通过明确累犯的成立条件和法律后果,可以更好地实现刑法的惩罚和预防功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累犯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犯罪形态,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