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吴巧华律师网
http://www.lsbar.com/18357897606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18357897606
首页
通知公告:
手  机:18357897606
邮  箱:
执业证号:13311201411907013
执业机构:浙江丽阳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
专长领域
健康名誉 婚姻家庭 遗嘱继承
房屋土地 劳动争议 医疗事故
交通事故 公司企业 侵权损害

 

吴巧华律师进行在线法律咨询
请输入你要咨询的标题:
请输入你要咨询的内容:
律师文集 lawyer proceedings 
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构成要件
作者:吴巧华   时间:2016-10-27 11:38   点击量:992

要件一:股东怠于清算

◇ 不成立清算组构成“怠于清算”

司法解释二第十八条将股东行为区分为“未成立清算组,完全不清算”以及“形式上虽成立清算组,但没有开始清算义务项下任何具体工作”两种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理解与适用》观点,十八条第二款中的“怠于清算”是指第二种情形。

实践中股东欲逃避债务,往往不成立清算组,没有任何清算相关行为。法院大都举轻以明重,认为此时股东同样构成“怠于清算”。换言之,法院通常将前述两种情形均归为“怠于清算”。在支持债权人诉请的52例案件中,其中股东未成立清算组也没有任何清算行为的共计50件,占比96%。

◇ 长时间未清算完毕,构成怠于清算

但如何认定“长时间”,司法实践的判断标准并未统一。《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十六条规定法院组织清算的期限为6个月,可延长。2005年公司法颁布前,《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及长春、上海、青岛等地颁布的《外资、合资企业清算条例》(现均已废止)对清算期限做出180到360日的规定。上述时限要求,可作为企业自行清算期限的参考标准,即在外商投资、合资等较为复杂的经营模式下,企业的合理清算期限在申请延长后亦不超过1年时间。因此自行清算超过1年,甚至长达数年未清算完毕的,如股东不能证明有合理原因,应视为怠于清算。如在(2012)沪二中民四(商)终字第869号判决中,公司于2006年决议解散,债权人于2011年起诉其未履行清算义务的,法院认定构成怠于清算。

要件二:公司已处于无法清算状态

通过案例分析得知,除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构成公司“无法清算”外,下列情况一般也认为构成“无法清算”:

◇ 公司“人去楼空”

在司法实践中,如债权人能够证明公司已处于“人去楼空”状态,法院一般推定其已无法清算。

◇ 责令清算但仍不履行

在(2010)苏商外终字第0068号等3例案件中,法院判决要求股东清算而股东未清算。在(2010)丰民初字第11248号判决中,工商机关责令股东清算而股东未清算。上述案例中,法院均以公权力机关已责令股东履行义务而仍未履行为由,认定公司已不能清算。

另需说明的是,在“公司无法清算”的举证责任分配中,在债权人已提供初步证据证明公司无法清算的,公司股东应对其仍能清算承担举证责任,否则法院认定公司已无法清算。

在(2013)豫法民一终字第130号等6例案件中,在债权人完成初步举证义务的情况下,法院给予股东举证的机会,在股东不能证明公司仍可进行清算时,认定公司已无法清算。在(2011)洛民终字第391号案件中,股东提交了有效的房屋所有权存根、案件受理通知书等证据,证明公司资产仍在处置中,公司仍能清算,法院据此驳回了债权人诉请。

但在实践中,另有法院认为应由债权人完全承担公司已无法清算的证明责任。如(2011)闽民终字第414号判决中,法院认为“债权人有权申请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原告直接主张港龙房地产公司已无法清算,应当就该公司无法清算的事实进行举证。”

本文认为,证明公司“不能清算”需证明财务账册等已经灭失,但债权人作为公司外部人,证明此消极事项难度极大,几乎只能以申请法院强制清算的方式进行。如要求债权人完全承担举证责任,实际上等同于将强制清算作为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前置程序。因此,我们认为,在未经强制清算程序情形下,法院应合理分配举证责任。首先依据具体情形初步判断公司已处于不能清算状态,如股东不能举证推翻此判断,可认定公司已无法清算。

要件三:股东怠于清算与公司无法清算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在我们搜集整理的102例裁判中,对此因果关系鲜有论述。仅在(2013)穗中法民二终字第815号判决中,股东主张财务账册灭失系大雨所致,不能清算并非因“怠于清算”。法院认为,妥善保管公司财务账册是股东履行法定清算义务的具体行为,因此账册因大雨毁损即证明股东未妥善履行义务,有怠于清算的主观状态,且导致了不能进行清算的客观结果。据此判决股东承担责任。

一般情况下,法院推定二者直接具有因果关系。原因在于,即使导致无法清算的直接原因系种种外力所致,但只要股东及时妥善开展清算工作,无法清算的结果通常可以避免。因此,在“怠于清算”和“无法清算”均满足的情况下,法院推定二者有因果关系具有合理性。

要件四:无法清算与债权受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股东主张免责的重要抗辩理由为:清算事由发生前,公司已丧失偿债能力,未清算与公司不能清偿债务无关。

我们认为,此类抗辩符合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法理基础,如股东能够证明债权人受损与未清算不存在因果关系,应当免责。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该抗辩理由的审查标准较为严格。很多案例中,法院认定公司无偿债能力的标准是“终结执行的裁判文书”。但在(2013)徐民二(商)初字第169号判决中,法院认为,“即使在执行案件终结执行的情况,也只能证明人民法院在执行中未查找到公司的财产,不能证明公司的财产在被吊销营业执照前已全部灭失”,并以此驳回了股东的抗辩。

法律适用的其他问题

1. 法院强制清算并非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前置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第9号指导案例“上海存亮贸易有限公司诉蒋志东、王卫明等买卖合同纠纷案”,及刊载于《人民司法》刊载的(2010)深中法民二终字第1498号判决均明确,如经审查可确定公司已无法清算,从节约司法成本,提高诉讼效率结果考虑,不要求债权人在追责股东前必须先申请强制清算。

基于此观点,在判决支持的52例案件中,有42例案件未经强制清算程序,法院仍判令股东承担责任。

2.一般认为不能在执行程序中直接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

2010)浙丽复字第8号裁定认为,申请执行人如主张被执行人股东承担不及时清算的赔偿责任,应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虽然(2014)双桥执字第142号裁定支持了债权人追加股东的申请。但我们支持前一观点。前文已对法院审慎适用该条司法解释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以执代审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确有不妥。

3. 名义股东是否需承担清算赔偿或清偿责任

有观点认为,名义股东根本不参加公司的经营管理,不参与公司红利分配,其难以履行清算义务,不应对隐名股东的过错承担责任。

我们对此持相反意见,一方面,债权人追责时通常仅能获得名义股东信息;另一方面,清算是法定义务,名义股东签订代持股协议应视为接受承担清算义务的风险。在(2011)衡中法民二终字第31号案件中,原股东虽已将股权转让,但工商登记并未及时变更,法院判决原股东因怠于清算承担责任。

4. 有限公司股东不能依据该司法解释相互追责


分享到:
 
技术支持: 律友网 版权所有:吴巧华律师  律师执业证书号码:13311201411907013
联系地址:  手机:18357897606 您是该网站第104154位访客
总站网址:http://www.lsbar.com/ 管理员登录  沪ICP备11010054号   技术/客服:TEL:400-960-2006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成功案例等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律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您的风险,建议您在聘请律师前务必到其所在律所或通过当地律师协会、司法局核实律师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