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军博士出席第三届中国社会管理论坛 2013年5月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共同主办,巨人教育集团协办的“第三届中国社会管理论坛: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举行。北京易可诺美咨询服务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商业法研究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博士后、北京重光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吴长军博士,应邀出席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主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赵胜轩,民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戴均良,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原民政部副部长徐瑞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王东进,以及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主席金判锡教授(Pan S. Kim)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论坛。 陈宗兴副主席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在社会管理领域进行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创造性探索,鼓励研究院在魏礼群院长的领导下继续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体制改革做出积极的贡献。刘川生书记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向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欢迎感谢,她认为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本次论坛主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她预祝取得丰硕成果,也期待专家学者们为北师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徐瑞新,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主席金判锡也在论坛致辞。 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发表主旨演讲。魏礼群指出,本届论坛以“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为主题,集中研讨社会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对于推动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现代化很有意义。魏礼群认为,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意义重大。是加强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还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魏礼群指出,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就是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他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四个加快形成“,全面阐发了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总体要求,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思路和重要观点。魏礼群强调,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改革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坚持社会体制改革正确方向,坚持问题意识和制度导向,坚持继承和创新有机统一,坚持在各方面体制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坚持加强宏观指导和鼓励基层创造相结合。 随后,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赵胜轩,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宋贵伦,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长程天权也发表了主旨演讲。 会上还发布了社会体制蓝皮书《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No 1,》,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杨群总编辑分别作了蓝皮书的介绍和致辞。该书是中国社会体制方面的第一本蓝皮书,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资助,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组织编写,包括总报告、专题篇、实践篇和理论篇,回顾了2008年以来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发展所取得的积极成就,并就下一步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下午,三个分论坛“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和“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同时举行,分别由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马剑飞和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主持。演讲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现场互动热烈,讨论深入。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邓文奎、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刘应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台湾政治大学资深教授吴琼恩,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等发表演讲。闪淳昌强调,应当更加关注应急管理顶层设计,推进理念的转变,切实做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成立国家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委员会,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综合的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制。李强认为,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单位、组织的社会责任建设,老百姓的社会责任教育可以称之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四个抓手”。 新疆自治区文联名誉主席刘宾,四川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新友以及河北肃宁县、重庆市谈了地方政府实践经验、面临的挑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刘宾认为,新疆特殊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特点、特殊的区情,决定社会管理在新疆必然会面临特殊复杂性,表现出同内地大部分省区有别的区位特点,要把广泛的公民教育机制、对社会宗教事务的管理、社会信息传播管理纳入社会管理体制。 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马仲良、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边慧敏、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浩明、北京团市委副书记郭文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促进会熊久玲、绿家园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创始人汪永晨、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上海仁德基金会副秘书长束鹏等嘉宾就“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做了主题发言。马仲良认为,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非常重要,使其协助政府发挥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汪永晨呼吁,让企业周围的公众有渠道知情,让社区有圆桌对话制度,增强公众参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社会发展总监马湄丽(Mairi Mackay)、联合国艾滋病署临时代办过涛娜等分享了国际社会管理的经验借鉴。 会上还举行了捐赠仪式上,巨人教育集团捐赠200万元用于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为尹雄董事长颁发证书。国务院部委、北京市及各区县、重庆市、新疆自治区、四川省德阳市和广安市、山东省淄博市、河北省廊坊市和肃宁县、以及广东省东莞市等有关领导,来自美国、英国、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联合国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代表约300余人出席了论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新华网)、中新社、中国日报网、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数十家媒体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