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中英社会治理现代化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吴长军博士应邀出席会议,并参与会议主题交流。吴长军博士系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后、北京市重光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北京市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青岛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研讨会主题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来自中国、英国两国的高校、科研机构、智库和政府机构50多位专家学者集中研讨了“习近平全球社会治理思想”“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医疗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传承历史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大数据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教育强国与创新社会治理”等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问题,取得了圆满成功和丰硕成果,为中英人文交流合作注入了活力与能量。这次研讨会是在打造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增强版,两国人文交流大发展的背景下举办的,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国际人文交流与对话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落实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五次会议“增进新纳入的社会领域交流”精神的重要举措。 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魏礼群作了题为《着力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格局》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提出打造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作为一体的新格局,既鲜明体现了社会治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又体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互为前提又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他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取得的重要进展,深入分析了社会治理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提出了进一步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着力抓好的七个关键环节,即加强社会治理体制制度建设、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魏礼群的演讲政治站位高,聚焦新格局,起到了引领作用。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在致辞中指出,要充分认识中外人文交流的重大意义,这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中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他强调,中国进入中国的新时代,世界也进入世界的新时代,就是要努力开创教育对外开放和中外人文交流新局面,就是要高等学校提高自己服务社会、国家和世界的能力和使命感。最后,他从推动人文交流机制发展的角度提出三点希望:希望中英社会治理现代化思想理念交流丰富两国人文交流内涵,希望中英社会治理现代化思想理念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希望中英社会治理现代化思想交流服务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研讨会是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精神,打造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实际行动,也是深化中英两国推进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增进社会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行动和内容。他还强调把研讨会机制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这次社会治理现代化研讨会由我校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举办,教育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公共管理等学科单位,以及科研院、国际处、校医院、校工会等部门共同参与,与会专家来自各个方面,既有中国国务院研究室、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文化部、英国外交部等政府部门,也有北京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和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曼彻斯特大学、英国王储传统艺术学院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还有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等智库单位,是北京师范大学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和举措。 英国驻中国使馆公使衔参赞科林·克鲁斯的致辞指出,英中两国都面临着社会各阶层如何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挑战,中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五次会议联合声明一致同意新纳入社会公正的相关议题。中英社会治理研讨会是积极推进该倡议的实际行动,相信会推动有关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从而促进社会公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满传教授发表主旨演讲: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构建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 牛津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员Ruth Dixon、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满传教授分别发表了题为《如何建设更高效能政府?——公民参与的视角》《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构建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的主旨演讲。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与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周晓旭、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赵秋雁分别主持致辞和主旨演讲环节。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聚焦社会治理领域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尊重,平等包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发表了许多重要的新观点,提出了不少新建议。 在“医疗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研讨中,国家卫生委计生委规划信息司原司长侯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李玲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包雅钧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尹栾玉教授、校工委常务副主席王琼教授发表演讲,北京师范大学校医院院长田东华教授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应对健康挑战的必然要求,是履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际义务,是卫生与健康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取向。专家们还对比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来看中国新医改走向,共同探讨新时代健康中国治理,建议推动大数据健康医疗行业发展,建议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议推动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还发出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健康校园•共同行动”的倡议。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主持了“传承历史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研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综合处研究员李晓松、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员Stephen Jones、英国王储传统艺术学院中国代表胡新宇、北京师范大学鞠熙老师发表演讲,北京师范大学岳永逸教授点评。大多数专家认为,要加强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中角色定位与功能发挥的认知和理解,要从自然资源、组织纽带、实践策略等多维视角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应用,要更加重视应用民族志方法来考察乡村生活的社会语境及其变迁。有专家还以英国查尔斯王储社区营造基金会为例讨论了慈善机构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参与。 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研讨中,北京师范大学郭家宏教授、薛二勇教授、陈鹏副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lysses Sengupta高级讲师发表演讲,北京师范大学尉建文教授点评,游祥斌副教授主持。专家们从教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历史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跨学科视角,探析19世纪英国社会治理机制,围绕中国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创新社区治理、推进城市治理智能化展开讨论,有些专家建议结合中国国情、吸收借鉴英国政社互动运作机制的有益做法和经验,有专家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指导下的社区治理创新,关键是构建良好的整合性的社区治理结构。有专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要坚持立德树人,着力抓好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安全、军队主题、全民国防教育等。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就中国国内的社会治理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而且在系统阐述全球治理思想时,也蕴含着对全球社会治理的思考,符合人民利益,造福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论述全球社会治理的根本出发点。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基本内涵,加强中英社会治理领域的交流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两国的社会治理思想创新和实践创新,造福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据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是一个专门为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所设立的事业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于2015年9月和2017年9月分别在中国北京和英国伦敦分别举办了首届、第二届中英社会治理现代化研讨会,纳入了中英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可以说,中英社会治理现代化研讨会搭建了多元化、开放式平台,对深化中英高校、科研机构、智库和实务部门合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