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扒友商用户评论”来提高所谓的用户黏性,这是一些互联网公司不入流的行为。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一篇《估值175亿的马蜂窝竟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在网络上刷屏,根据该篇文章分析:马蜂窝上有7454个抄袭账号,合计从携程、艺龙、美团等平台抄袭搬运了572万条餐饮点评与1221万条酒店点评,总计1800万条用户评论。而马蜂窝的总点评数才2100万条,这就意味着其接近60%的点评是假的。
如果该文报道属实,那马蜂窝的估值将大打折扣,至少会被腰斩甚至更低。8月份,马蜂窝进行了一次至多3亿美元的融资,此轮融资将对其的估值定为20亿至25亿美元。
按照刷屏文章的说法,“作为一家主打用户生产内容的旅游网站,马蜂窝的2100万条‘真实点评’接近于核心资产”。这一情况到底如何,马蜂窝方面昨天回应称,“现在正在核实相关情况”,“暂时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出结果,不过今天(21日)应该是可以的,具体发布渠道在讨论中。”
在互联网行业,刷流量是一个技术活。用户活跃度和用户数是互联网公司变现的基础,因此称其为核心资产也毫不为过。正经公司会在如何提供用户黏性上下功夫,也就是所谓的提高用户体验。如何提高用户体验?除了极少的天才产品是通过自己的产品特性吸引用户,绝大多数的产品都是通过补贴来达到吸引用户的目的。
当然,补贴并不丢人,甚至还是一条非常正常的道路,不少互联网公司都是通过对用户的补贴来实现其快速增长,如滴滴、美团……但是补贴对公司来说有个非常大的挑战,那就是对公司的资金要求非常高,没有大量的资金,如何向用户提供补贴?因此也就有一些公司不停地融资,从天使轮到A轮、B轮,再C轮……
而投资人之所以愿意向互联网公司提供资金,是因为看中它们的未来。代表其未来的就是用户数和用户活跃度。于是,为了向投资人证明其公司拥有光明的未来,互联网公司必须花功夫提高用户活跃度。如果用户活跃度是真实的,那么投资人自然会向其提供资金,比如以前还没看到盈利前景的共享单车,都拦不住投资人——因为骑车是一个高频行为,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对于那些活跃用户数低,且短期内无法快速提升的公司怎么办?于是“扒友商用户评论”这种不入流的行为也就成为其必选项。
如果说“扒友商用户评论”这种行为超出了用户想象,那么在很多电商平台上刷流量的事就见怪不怪了,此前已经有媒体报道其完整的产业链。唯一不同的是,“扒友商用户评论”是平台经营者所做的,其目的是为了忽悠更多的资金,但其经营行为是虚构的;而很多商铺刷流量是为了吸引用户在其店铺买商品,而商品是真实的存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付出的“广告费”。从这个意义上说,盗取其他网站用户评论数的行为比商铺刷流量拙劣多了,毕竟商铺刷流量并不损害用户的利益——假如商品内容是真的话。
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不少创业者都想在一两年内用户获得爆发性成长,因为他们想要融到更多的资金。但如果是拙劣的抄袭友商用户评论,这类互联网公司迟早也会被扒出来,而其行为也会影响资本市场对于整个行业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