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犬“黑户”居多、随地排泄已是小区顽疾,恶犬伤人频频发生、矛盾对立成为常态……北京、河北、天津各地方出台的养犬管理相关规定执行效果甚微,城区、农村存在诸多不文明、不合法的养犬行为,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流浪犬增加的情况,而相关执法部门却经常陷入“治理难度较大”“抓狗引发矛盾”的两难境地。
遛狗不拴绳成了小区居民、物业的“头疼病”
“不文明养犬是目前业主跟我们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北京市丰台区一小区物业负责人许倩这些天忙着在每个单元一层的公告栏里放上一份“告知书”,提醒养犬业主在乘坐电梯、遛狗时能拴住自家的“小宝贝儿”。遛狗不拴绳是多地居民反映较多的问题,也是造成狗随地排泄甚至攻击人的主要原因。石家庄一些居民反映,经常有不拴绳的小狗追逐打闹甚至互相撕咬,让居民避之不及。
因为遛狗不拴绳引发的侵权案件也时有发生。2016年底,北京房山区一位大爷因一条狗追赶自己孙女,将狗踢开后致狗死亡。狗的主人于某到达现场与大爷发生口角,推搡大爷倒地,造成其左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法院审理过程中,双方达成和解,于某自愿支付50万元作为赔偿款。最终,法院判决被告人于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相关法规实施多年难见效果
北京、天津及河北石家庄分别在2003年、2005年和2008年出台了关于养犬的管理条例,然而,执法层面的一些共性问题造成了法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
部分民警表示,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相关规定对扰民犬如何处理、流浪犬如何收容、强制免疫与绝育、携犬外出乘坐交通工具等方面内容没有或规定得较为笼统,缺少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养犬管理涉及公安、城管、卫生、防疫、畜牧等多个部门,由于对各部门职责没有细化,养犬管理没有形成合力。
运营宠物新媒体公众号“萌爪医生”的胡悦有着多年的城市流浪动物救助经验。她认为,不合规售卖犬类是问题的源头所在。“既然推出相关的法律规定,就应该在市场方面加大监管力度,而不是卖的时候放松,抓的时候严打。”
治理难题下,不文明养犬行为还造成了流浪犬的增加。天津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负责人说,时常有群众反映流浪犬扰民问题,民警接到举报都会及时处警,但处置过程中面临困难。“治理不彻底群众就会有意见,但捕捉流浪犬时,往往又会受到一些‘爱犬人士’的阻挠,容易在网络形成不良舆情,陷入两难。”该负责人说。
沧州市疫控中心实验室主任宋华英介绍,近年来当地养犬的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农村里狗很多,有时分不清哪些是流浪犬、哪些是村民家养的,即使是家养的,主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也非常少。据调查,当地城区当中宠物犬的免疫率在40%左右,农村犬的免疫率在2%左右。
“狗患”拷问城市管理
针对养犬乱象,一些地方已经开始着手破解管理难题。
在石家庄,近年来,公安部门开展了10余次大规模集中整治违法养犬行为,受理群众举报11000余起,查获无证犬、违规犬3000余只。为了方便养犬群众办理业务,支队将网络管理引入养犬管理中,改变了以往层层上报的模式。
“群众可以通过公安局养犬管理网站提交《犬只准养证》的登记和年审申请。”该支队相关负责人说,这一举措使犬只准养证办证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5%,年检率上升33%。
在北京市通州区北苑街道天时名苑小区,配有红外感应语音提示牌、刷指纹就能取纸的宠物粪便回收箱、狗便发酵箱一应俱全,养犬人遛狗的时候只要在机器上按指纹,机器就能提供50厘米长的一段卫生纸,将粪便投入回收箱后,会有专业的保洁人员每周定期收纳。
受访人士认为,在养犬管理方面,应设计出一种“桥梁”机制,将各主管部门之间有机地连接起来,通过监管合力增强监管效果。同时设置奖励机制、引导机制,吸引大家参与合法养犬。此外,还可积极发动民间组织为狗做免疫和绝育,由政府出资设立更多救助站,避免因犬类的居住环境不理想造成疾病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