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甘肃省其他机构  
【发文字号】 天政办发〔2006〕51号
【发布日期】 2006-05-08
【实施日期】 2006-05-08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市属及驻市有关单位:

  现将《天水市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五月八日

 

天水市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我市大部分地区属于陇中黄土高原,地质环境脆弱,滑坡、泥石流、崩塌、不稳定斜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市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制定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于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形地貌

  全市地势总体上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程748.5米(麦积区东岔乡牛背村渭河河谷)—3120米(武山县天爷梁),相对高差100—2730米。境内地形复杂,高低悬殊,东南部为基岩山地,逶延连绵的西秦岭和高耸矗立的六盘山镇守在我市东南边界,纵横交错的黄土梁峁山盘据于市区中部,并由渭河、西汉水流域切割成一系列串珠状河谷盆地,形成山峦跌宕起伏,沟谷纵横交错的地貌景观。

  依据地理位置,将全市分为秦岭山地,六盘山山地和陇中黄土丘陵三个地貌区域:

  1.秦岭山地:本市秦岭山地属于西秦岭山脉西延部分。西起武山天爷梁,经甘谷石鼓山和景东梁,到麦积区的太阳山、石门山、火焰山和秦岭大堡,直到两当、宝鸡和麦积交界的透马驹,面积53870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7.61%。该地貌单元的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峰天疮梁海拔为3120米。海拔高程超过2500米的山峰有:太皇山(3112米)、太华山(2640米)、景墩梁(2710米)、火焰山(2559米)。秦岭山地成山以来,久经构造侵蚀,山体陡峻,基岩裸露,植被发育。山体坡度平均30°左右,脊轴部位大于45°。

  2.陇中黄土丘陵:属陇西黄土高原东延部分,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4.19%。该地貌单元包括黄土梁峁沟壑区和河谷区两部分。黄土丘陵区被渭河、西汉水及其支流切割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登高远眺,黄土梁峁与河谷平原相间的地貌形态蔚为壮观。黄土丘陵顶部基本在一个水平面上,海拔高程1900—2000米,山梁相对高差500米左右。渭河河谷自西向东流经黄土丘陵区,在岩层相对松软地带,河流侵蚀堆积形成一系列串珠状河谷盆地。如渭河谷自西向东有马力、鸳鸯、武山、甘谷、新阳、三阳川、南河川、天水、社棠等盆地,葫芦河自北向南有安伏、叶堡和秦安等盆地,牛头河有清水盆地;在岩层较坚硬的地段,河流侵蚀下切后形成陡峻的峡谷。如三阳川的葫芦河峡谷,麦积的渭河峡谷等。

  黄土梁峁沟壑区位于北秦岭以南西汉水上游,是我市内地质灾害十分发育的地区。该区面积689301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8.12%。其中黄土覆盖面积499498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4.3%;河(沟)谷面积189803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4.78%。黄土覆盖区中,午城一离石黄土(红黄土也叫古黄土)覆盖面积为49550公顷,是黄土覆盖面积的9.92%;马兰黄土(老黄土)覆盖面积133891公顷,占黄土覆盖面积的19.12%。第三纪红层分布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沟谷边缘、滑坡区和陡峻单面山等地段,内有老第三纪砂砾岩和新第三纪下段红色粘土质泥岩(甘肃系红岩)及上段灰绿色、红色或灰绿色互层的粘土质泥岩等。河谷区面积约87024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6.075%。

  3.六盘山山地:位于我市清水、张家川两县的东部,面积112163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7.83%。该区山体两侧的岩层主要为中生代侏罗、白垩纪紫红色、灰绿色砂岩,脊轴部位是花岗岩。山体浑圆,植被发育,基岩裸露,地质灾害相对较少。该区海拔高程均在2000米以上,相对高差小于1000米,属中度切割的石质中山。海拔高程大于2500米的高峰有道宝石梁和石庙子梁等。

  (二)气象、水文特征

  1.气候特征:我市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属冷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冬春干旱少雨,夏秋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区内年平均气温10.6℃,秦州区平均气温最高为11.6℃,张家川县平均气温最低,为8.3℃。全年降水量一般在400—800毫米之间,其中秦岭山地和关山山区受地形海拨高度的影响,降水相对较多,最大年降水量可达800毫米。年内降水分配不均,一般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年总降水量77.4%。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925小时,干旱、霜冬、冰雹、洪流及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制约了我市经济的发展。

  2.水文特征:我市境内有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1294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36795万立方米。其中黄河流域的主要河流有渭河、葫芦河、藉河、牛头河、清水河、散渡河等九条河流,流域面积1169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2367万立方米;长江流域的主要河流有西汉水和东河等,流域面积802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0428万立方米。

  二、地质灾害概况

  (一)地质灾害现状

  天水市位于陇西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六盘山山地过渡地带,绝大部分属黄土丘陵区。区内黄土分布面广,覆盖较厚,加之黄土垂直节理、裂隙发育,造成区内地质环境十分脆弱,滑坡、泥石流、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市发现各类地质灾害数量达689处,其中秦州区98处,麦积区122处,武山县90处,张家川89处,甘谷县86处,秦安县112处,清水县92处。已发生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次地质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滑坡灾害主要集中在黄土丘陵地区,我市五县两区均有新老滑坡现象,尤其在秦州区、甘谷县、秦安县、麦积区较为突出。这里黄土层与下伏基岩的接触面结构软弱,坡体陡峻,加之我市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和降水量的逐年增多,致使黄土丘陵区极易形成滑坡灾害。如秦州区藉河河谷两侧的山坡体上,新老滑坡迭置,滑坡灾害隐患点比比皆是,特别是从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东山体延伸到麦积牛头河止整个北山滑坡的发育,严重地影响着市第三人民医院、市三中、秦州区绿色市场以北半坡山,麦积花牛镇部分村庄及天水锻压厂、道北办事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