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东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五月十一日 东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一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一城三创五争先”的战略思路,着力实施“四项工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改革开放,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一、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巩固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医药、生物工程、新材料、环保和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发展“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以松山湖为载体,引进大型企业,培育高新产业,发展科教事业。开发虎门港立沙岛石化工业园,适度发展石化工业。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加快提升现有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毛织、家具、五金模具等5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促进造纸、精细化工等产业集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序推进产业转移。 实施“商贸东莞”工程,落实《关于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大力发展物流、会展、金融、资讯、旅游、会计、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壮大文化、体育等产业。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加快市保税物流中心和大京九物流基地建设,发展会展经济。积极扶持科技、商务、信息、教育培训等知识型服务业发展。发展连锁经营,改造提升大型购物中心和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建设农村和社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商业圈、商业街。整合旅游资源,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壮大以城市旅游、休闲度假、购物娱乐为主题的旅游业。扩大金融业开放,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吸引海外金融机构落户。 二、加快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培育和发展“两自”企业 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建立以“两自”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