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改进和加强经济工作的意见
【字体:
【发布部门】 河南省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豫政〔2006〕27号
【发布日期】 2006-05-16
【实施日期】 2006-05-16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改进和加强经济工作的意见
豫政〔2006〕27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今年是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推动经济加速转型,真正实现经济社会既快又好的发展,针对当前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就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经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  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科学发展观是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解决我省快速发展期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根本措施,也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强薄弱环节,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但是,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在不少地方和领域都还存在差距。突出表现为一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不够全面,把发展片面理解为增长速度,在经济发展中对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重视不够;也有一些地方还热衷于规模和总量的扩张,对提高质量、改善结构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注不够,存在着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的现象,没有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有一些地方过多地依赖投资拉动,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上述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省经济工作,真正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要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决克服不顾结构、质量和效益,片面追求速度、总量晋位升级的倾向;坚决克服不考虑市场需求、生产力布局和客观条件,盲目争上热点投资项目的倾向;坚决克服不计资源、环境代价,片面追求一时经济利益和政绩的不良倾向。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并重转变,由工业推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推动转变,由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各级、各部门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要在制定实施发展战略、制订实施发展规划和计划、配置政府财力和资源、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招商引资等具体经济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继续实施“科教兴豫、开放带动、人才强省”以及“中心城市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双轮驱动等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争取“十一五”期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经济社会真正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豫发(2006)1号)精神,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省财政用于支持“三农”的支出和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重都要逐步增加和提高,各省辖市和各县(市、区)用于支持“三农”的财力和建设投入也要努力增加,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并积极利用外资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继续推进优质粮食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抓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县的支持力度,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畜牧业,尽快改变畜牧业比重依然偏低、规模依然偏小、结构依然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局面。加快扩大奶牛养殖规模,改变奶源紧张状况,着力提高猪、牛、禽良种化比率,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加快黄河滩区、豫东平原奶牛养殖基地和规划区域肉牛肉羊产业带、瘦肉型猪、禽蛋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实现全省奶牛养殖规模达到100万头,畜牧养殖业增加值和种植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组织实施好农业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及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资金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落实对内资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加工业免征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综合运用财税、信贷等扶持政策,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村经济商品化水平。

  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支持干旱山区雨水集蓄利用项目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及早完成“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尽快实现少量无电村全部通电;积极筹措资金,扶持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全省沼气用户达到400万户以上。加快实施农村安全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