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有关单位: 《白沙黎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六年五月二十四日
白沙黎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广大农村居民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我县农民的健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和谐社会发展目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3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意见》(琼发[2006]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第三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遵循“政府组织引导,尊重群众意愿;多方筹措资金,保证收支平衡;实行县级统筹,突出大病重病;报销及时兑现,社会公开监督”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四条 凡户口在本县的常住农村居民,以户为单位,均可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居住农村地区的城镇户口居民、城市建设征地农转非居民等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也可以户(本户中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除外)为单位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垦暂不列入本办法实施范围。 第五条 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以下简称参合农民),享有按规定要求服务、医药费用补偿以及对合作医疗进行监督的权利,有按期缴纳合作医疗资金和遵守合作医疗各项规章制度的义务。 第六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执行年度为每年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应进行注册登记,以户为单位办理《海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证》,并持证就医及报销。当年度参加,当年度受益。 第七条 农村五保户、特困户、烈属及特困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参合金从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中解决,由民政部门统一缴纳。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八条 县政府成立由县领导、有关部门领导和参合农民代表组成的“白沙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合管委”),负责全县合作医疗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县合管委的职责是:组织制定和修改合作医疗实施办法;审定年度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负责实施办法和年度方案的组织实施及检查督促;资金的筹集、管理;资金预算、决算的审定;组织考核奖惩等。 县合管委下设办公室,是全县合作医疗的经办机构,负责日常业务工作。全称为“白沙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挂牌“白沙县合作医疗办公室”,简称“县合管办”)。县合管办,挂靠卫生局,配备4名专职管理人员,人员编制由县政府调剂解决。其主要职责是: (一) 制定年度合作医疗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二)负责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营运和管理,编制基金的预算和决算方案; (三)负责审核、认定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定点医疗机构”)以及监督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及费用水平; (四)负责农民《合作医疗证》的核发和医药费用报销凭证的审核; (五)对乡镇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六)对合作医疗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七)处理日常事务,协调各部门、各方面的关系,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的争议、纠纷进行调解与处理; (八)定期向县合管委报告工作,执行县合管委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九)建立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负责合作医疗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使用与传递; (十)对农村合作医疗参与者提供咨询服务等。 第九条 各乡镇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简称“乡(镇)合管委”。由各乡镇领导、卫生院院长、财政所所长、村(居)委会书记和参合农民代表组成。其职责是:负责本乡镇合作医疗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承担上级合管委(办)委托的有关工作;负责宣传、发动、组织本乡镇辖区内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按照政策规定组织发动农民自愿缴费、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扶持资金;协调处理本乡镇合作医疗的其它事宜等。乡镇合管委下设办公室,简称乡镇合管办,配备人员2—3人,人员从财政、农税和卫生系统财政供养人员内调剂。其职责是:协助乡镇政府、村(居)委会做好本乡(镇)所管辖区内的宣传、发动、组织辖区内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工作;按照政策规定代收农民个人缴费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资金;协助县合管办做好本辖区内农民医药费用报销凭证的初步审核;及时填报各种报表及有关信息的收集上报;受乡镇合管委委托,对本辖区村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处理日常工作;完成乡镇合管委及县合管办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分别设“合管站”,其职责是为参合农民提供相应的医疗和费用补偿服务,规范医务人员行为,执行合作医疗有关制度和规定,协助县、乡镇合管办做好参合农民门诊医药费报销及住院医药费起付补偿工作。 第十条 各村(居)委会相应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小组”(简称“村或居委会合管组”),人员以村(居)委会书记、主任、会计、乡村医生、参合农民代表组成。其职责是:引导、发动村民参加合作医疗,筹集、上缴合作医疗资金;收集并公布有关信息;监督参合农民的就医行为;完成上级合管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第十一条 县合管办人员工资、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不得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各乡镇合管办、卫生院合管站、村(居)合管组工作经费由各自财政负责解决。工作经费按农村居民人均1元安排。
第三章 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
第十二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其筹资水平为: (一)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个人每人每年缴纳10元; (二)县财政按参加合作医疗人数每人每年补助5元; (三)从省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中按参加合作医疗人数每人每年补助2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