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兴山县委、兴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兴发[2006]3号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县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抢抓机遇,创新思路,谋划长远,抓好当前,扎实稳步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2006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农业增加值达到4.5亿元,增长4.7%;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760元,增长7.8%,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开局。 一、巩固提升主导产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 1)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按照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继续抓好五大特色产业,不断巩固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农业效益。一是做大做强畜牧业。按照“依托双汇,规模养殖,分类指导,滚动发展”的思路,着重发展以生猪和草食畜为主的畜牧业,广泛推行自繁自养和规模养殖,大力改良品种,强化疫病防治,着力培植大户,提高饲喂水平,力争全年生猪出栏 32万头以上,山羊出栏8万只。二是做精做优烟叶产业。按照“稳定规模,集约生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思路,以烟叶专业村建设为重点,稳步扩大产业规模,加大科技兴烟力度,提高烟田配套设施水平,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推动烟叶生产走上标准化、规范化轨道,力争实现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9.5万担、税收800万元的目标。三是改造提升果茶产业。按照“壮大规模、改良品种、提高质量、培育品牌”的发展思路,提升果茶产业发展水平,着力实施三峡库区柑桔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柑桔品改面积19000亩,改造低产茶园1000亩,培育和扶持3-5个有市场潜力的果茶品牌,力争柑桔产量达到3万吨,茶叶产量500吨,果茶收入5700万元。四是快速发展蔬菜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以榛子、黄粮高山反季菜和古夫、高阳城郊时令菜为重点,发展商品菜2万亩以上,建成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10万亩。同时,以水月寺的天麻基地、古夫的柴胡基地建设为重点,争取引进药材加工企业,促进药材产业升级。 ( 2)加快培育龙头企业 。重点支持宜 昌双汇、县烟草公司、县昭君特产公司、县三峡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培育和引进 国家级龙头企业 1个,省级2个,市级5个,培育一批销售收入200万元以上的县级龙头企业。 ( 3)大力打造精品名牌 。 以整合现有品牌资源为着力点,着重培育“昭君村”、“卧佛山”、“榛子乡”等具有兴山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增强品牌对龙头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构建依托龙头出产品、依托产品创品牌、依托品牌增效益、依托效益壮产业的良性循环体系。 ( 4)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自发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销协会 。 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农业主导产业,出台扶持发展农民中介组织的优惠政策,建立 1-2个规模大、效益好、运作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二、狠抓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