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内政字〔2006〕177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6年5月31日 内蒙古自治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监管主体的责任 第一条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以及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和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应当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把危险化学品的监督管理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各分管领导对分管领域的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作负责。各级承担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的部门,对所监管环节的安全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按照安全生产分级、属地监管的原则,哪一级政府受益的危险化学品单位由哪一级政府负责监管。 第二章 从业单位的责任与义务 第四条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主要责任。 第五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做到: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按照国家规定配置安全管理人员; 建立隐患治理整改制度; 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取得规定的任职或上岗资格; 按照规定取得行政许可; 按规定进行安全评价和组织安全会诊; 开展安全生产“三同时”; 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 主动进行危险源的申报和登记; 缴纳风险抵押金和职工工伤保险; 按规定处理废弃危险化学品;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演练。 第三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 对重点危险化学品单位和危险化学品实施重点监控。 重点监控的产品目录由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布。 重点监控的危险化学品单位由自治区、盟市、旗县安监部门确定。上级安监部门确定的重点监控单位,为下级安监部门当然的重点监控单位。确定重点监控单位不改变各级安监部门的监管职责分工。 第七条 确立“专家查隐患,政府搞督查,部门抓监管,企业抓落实”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机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监管分工对重点监控单位组织专家会诊,排查隐患、制定整改方案,经企业和承担直接监管责任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认后,分别承担起整改、监管的责任。 必要时,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直接组织专家对下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单位进行安全会诊。 第八条 盟市、旗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监管分工,向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派出具有化工工艺和化工设备专业知识的监管人员进行专项督察、重点督察和定期督察。派出人员的工资和费用由同级财政承担。 第九条 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风险抵押金管理制度,风险抵押金的提取和管理办法,由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会同自治区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国家下达统一的高危行业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后,执行国家规定。 第四章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和处置 第十条 按照国家的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与其它生产生活区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必须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含盟行政公署,下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专门区域或场所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以及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处置必须在批准的专门区域或者场所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