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泉政文〔2006〕156号
【发布日期】 2006-06-01
【实施日期】 2006-06-01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泉政文〔2006〕15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将《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六月一日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 总  则
 
  一 、规划思路
  围绕建设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泉州市产业集聚比较优势、经济外向型较高的有利条件,有步骤、有系统地规划发展泉州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培育发展物流市场,强化物流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泉州物流整体规模与水平。争取用5到15年时间,逐步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机制,增强物流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把泉州建设成为福建省三大区域集物流、商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具有较强吸纳和辐射功能的物流中心之一。
  二、规划内容
  根据泉州经济发展、产业分布、市场规模、对外经济和消费需求的发展前景,重点对泉州物流发展布局、发展规模、发展水平进行规划定位。围绕区域经济与产业集聚所需,发展物流支撑服务体系;围绕区域生产经营、商贸流通活动所需,发展物流通道服务体系;围绕区域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所需,发展物流配送服务体系。规划城市中心区,着重以小型、高效、环保的物流配送为主体;县域经济,着重以大型、综合、专业物流中心为主体;港口发展,着重以多功能、集散能力强的物流园区为主体;城乡结合部,着重以建立快速、便捷的物流通道为主体。
  三、规划依据
  1、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制发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2、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3、《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4、《泉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泉州市综合交通规划》
  6、《泉州市港口总体规划》
  7、《泉州市区商业网点规划》
  四、规划期限
  近期2006-2010年
  中远期2010-2020年
  五、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泉州市所辖各县(市、区),即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泉州开发区。
  六、指导思想
  按照泉州市委、市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总体要求,规划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发展方向。突出区位优势,突出开放推动,突出创新理念,突出规划指导。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整合物流资源,增强物流服务功能。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运用物流信息技术,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促进物流运作一体化,向第三方物流发展。大力培育现代物流品牌,积极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提升泉州物流的整体竞争力。
  七、规划原则
  1、坚持开放型、区域性、国际化的原则
  2、坚持合理布局,有序推进的原则
  3、坚持需求导向,协调发展的原则
  4、坚持适度超前,留有余地的原则
  5、坚持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的原则
 
  第二章      发 展 目 标
 
  根据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立足海峡西岸,发挥泉州比较优势,拓展国内外物流市场。坚持产业化推进为主线,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为重点,采取分步开发、逐步完善的发展路子。
  ——建设以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的物流运输网络。以港口为中心,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配套发展的现代化综合物流运输网络基本形成。各主要港口与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保税区以及高速公路主干网、铁路、机场相衔接的快速通道基本建成,港口大进大出集疏运体系初见雏形。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公路货物运输量、铁路货运到发量和航空货物进出港量有较大提高。
  ——建设以信息平台为重点的物流信息网络。初步建成由物流信息公用平台、物流信息专用平台、物流企业信息平台、制造业企业信息平台和物流电子政务信息平台等构成的物流信息网络。物流业运用电子身份认证、公共密钥安全体系、条形码技术、电子支付和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
  ——建设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的物流市场网络。物流市场得到迅速培育和发展,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提高到25%以上。形成一批以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为主的的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力争达到50%左右,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到10%左右。
  ——建设以连锁经营为重点的物流配送网络。连锁经营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力争提高到50%左右。专业化、社会化配送企业占物流配送服务的比重明显提高,社会化配送企业占物流配送比例达50%左右。连锁企业内部配送中心建设得到较快发展。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适用、运转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初步形成,物流配送效率进一步提高。
  加快提升城市、产业、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形成以市域物流为基础,以区域物流为重点,以国际物流为方向,基本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发展成与海峡两岸、福建南北部地区乃至长三角、珠三角相衔接、互补、合作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一、近期目标(2006-2010年):结合“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依托我市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基础框架。规划和建设一批物流设施,改造传统的运输业、仓储业、商贸业,实施物流资源整合。重点建设若干个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培育发展物流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物流公司。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物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市场运作中得到发挥。
  二、中远期目标(2010-2020年):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等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信息网络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应用,物流供应链、多式联运结构基本形成。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进一步降低,接近或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占物流市场一定的比重、物流市场的增值服务得到全面提高。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