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改委《2006年镇江市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镇政办发〔2006〕92号
【发布日期】 2006-06-16
【实施日期】 2006-06-16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改委《2006年镇江市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现将市发改委《2006年镇江市经济体制改革要点》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六月十六日

 

2006年镇江市经济体制改革要点

 

 

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改革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镇江市委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的精神,以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总体目标,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按照富民优先、实现“两个率先”的要求,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  一、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经济调节方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社会中介机构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2.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大县级审批管理权限,加快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确保职能归并到位,项目进驻到位,人员落实到位,窗口授权到位。健全服务体系,建立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形成覆盖全市的行政审批快速通道。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更加优化我市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

  3.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完善政府议事规划和决策程序,推行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等制度,提高行政管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4.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要求,严格控制和核定乡镇机构编制,深入推进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努力从制度建设上探索出一条新的乡镇财政体制。

  5.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一是全面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使其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二是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要求,调整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三是积极推进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做到“清理、归并、精简、规范”。四是要深化事业单位用人、分配、社会保障等改革,实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

  6.促进行业协会的改革与发展。积极探索行业协会新的管理体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开展现有行业协会改革试点,积极推进行业协会的重组和改造。建立一批由2-3家骨干企业牵头发起,相关企业和单位自愿组成、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规范运作、功能较为健全的新型行业协会。

  7.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跟踪推进配套措施的制定、落实,真正把企业投资自主权落到实处;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健全以投资代理、项目代建、项目验收、稽查及后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流程,完善政府投资决策管理流程;引导和调控社会投资,实施投资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健全投资调控长效机制,建立投资监管体系。

  二、着力推进所有制结构和经济布局的调整

  8.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全面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新路子,不断提高依法监管、科学监管、规范监管水平。同时做好破产企业人员安置和完善工作。通过改革,使我市的国有资产有效地集中在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上,使国有经济的布局趋向合理,竞争力显著增强。

  9.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一是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完成我市3家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明晰企业产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二是积极促进大港股份公司上市发行;力争有3家企业向国家证券会申报上市材料。

  10.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一是要加强各类企业董事会建设,完善监事会制度,理顺母子公司体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尽快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着眼于突出主营业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构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机制,建立以经营业绩考核为主要依据的新型薪酬制度。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