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若干意见
【字体:
【发布部门】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宁政发〔2006〕136号
【发布日期】 2006-06-16
【实施日期】 2006-06-16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若干意见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加快南京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推动政府转变职能,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建成了覆盖全市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确立了信息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产业信息化有效推进,形成了各行各业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良好格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显著;电子政务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要进展;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信息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城市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我市信息化建设工作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与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市加快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其他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贯彻实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我市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统筹规划、服务人民、深化应用、面向市场、安全可靠”的战略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数字南京”,走有中国特色、南京特点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2、主要目标。“十一五”期间,以“一个中心、两个地位、三个国家级基地”为主要目标,不断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
  ──建成一个中心。力争把南京建设成为区域信息服务中心;
  ──确立两个地位。确立南京“中国软件名城”和信息通信枢纽的地位;
  ──建设三个国家级基地。建成“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级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基地”。
  力争到2020年,使南京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多网融合、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名列国内前茅;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各主要领域实现全面发展和得到普及运用;信息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全市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全面协调统筹发展,形成城市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协调发展、产业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化协调发展、行业信息化与地区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格局,构建起“数字南京”框架。
  3、基本原则。“十一五”期间,我市信息化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资源共享、立足创新、需求主导、服务大众。
  资源共享,就是要注重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和综合利用,促进区域内技术、设备、人力、资金和服务等各类资源的优化组合,努力实现网络、应用、技术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网络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
  立足创新,就是要把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推动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体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著名品牌和核心技术,推动全市信息产业全面发展、高速发展。
  需求主导,就是从客观需要出发进行信息化建设,不搞不切实际没有实际效益的信息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成本低、实效好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全面提高企业、政府、社会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面向农村和社区的信息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南京”做出贡献。
  服务大众,就是要以人为本,惠及全体市民,创造广大市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强市民信息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市民信息素质,实现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十一五”期间我市信息化发展重点

(一)建设信息产业强市
  4、推动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大对南京现有优势软件产品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电力自动化应用软件、电信系统应用软件技术水平和国内外市场份额,确保国内领先地位,加快发展动漫产业。通过实施软件人才、软件品牌、软件基地三大工程,打造软件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展会,建设中国软件名城。通过扶优、促强,加强企业联合规模发展,实施“骨干软件企业”和“软件领军人物”培育计划。以江苏软件园、南京软件园为品牌和龙头,加速推进“两园多基地”的产业布局。同时加大软件产业招商力度,创建国家(软件产品)出口创新基地,开拓软件产品出口和外包市场,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尽快做大我市软件产业总量,力争经过五年努力,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