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药都建设科技行动纲要的通知 石政发〔2006〕2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现将《石家庄药都建设科技行动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六月二十日 石家庄药都建设科技行动纲要 制药业是我市的主导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我市建设成“中国药都”的重大决策,制定实施了石家庄“药都”建设总体规划,2005年我市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是我市在“十一五”期间全力打造的“五大基地之一”。 在“药都”建设重大决策的指引下,我市医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开发出了丁苯酞、脂可平胶囊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制药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药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形成了以青霉素、半合成、头孢菌素、维生素C、土霉素等几大原料药为主,中药、生物工程药品、农药、兽药等几大系列共同发展的格局。拥有了华药、石药、神威、以岭、华署、威远等一批业内领先,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虽然我市的制药业已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尚存在着过于依赖传统原料药的局面,医药行业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有待优化,整体创新能力还不高,核心竞争力低等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就会严重制约“药都”的建设与发展。要建设好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实现“药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升医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优势领域实现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跨越。 为此,特制订石家庄“药都”建设科技行动纲要。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医药行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科技开发计划,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努力提高医药行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坚持创新与引进相结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由以仿制为主向仿创结合、自主创新的转变,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药都”及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总体目标到201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医药行业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药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医药企业自主创新主体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大中型制药企业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技术开发机构或工程技术中心,建成省级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8家,开发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新产品100种以上,申请发明专利80件以上,制药工艺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投入明显增加。政府用于支持医药技术创新的科技经费逐年增加,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以上,全社会对医药行业R&D经费投入明显增加。形成科技不断促进“药都”建设,医药企业不断增强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培养和锻炼出一支高素质的医药研发及产业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医药行业的持续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重点 (一)提升生物制药的创新能力我市是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明显。华北制药集团是我市生物医药支柱企业,建有国家微生物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已初步建立了从研发、小试、中试直至产业化的平台技术及人才队伍,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生物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和三个类型的基因工程药物中试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具备了一定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欧美GMP标准、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金坦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基地,开发出了GM-CSF、G-CSF和EPO、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等生物工程药物,并实现了产业化。我市企业与国内外生物制药研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培养和锻炼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生物制药人才队伍。 由于我市生物制药处在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前端研发实力弱,产业发展资金供求矛盾、创业投资环境等问题仍是制约我市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工作思路 优化环境,创新机制,吸引人才,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引领,以建立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技术平台为重点,完善产业研发技术体系,推进国内外产学研联合,增强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能力,逐步从以仿为主向仿创结合、自主创新转变。拓宽融资渠道,集中有限资源,重点扶持优势企业,扩大生物制药研发和产业化优势,实现我市生物制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科技支撑引领工作重点 (1)建立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技术平台。依托华北制药集团的新药研究开发中心、金坦生物技术公司,联合其它生物技术公司、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设若干个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技术平台。主要包括:在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基础上,建立高密度大规模悬浮培养技术平台;大规模蛋白质分离纯化及后处理先进技术平台;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制备及产业化平台;新型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制备技术平台;提升基因重组高效表达技术及产业化平台;生物技术药物新剂型和新给药途径研究技术平台;生物技术药物检测技术平台;分子诊断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平台等。 (2)研究开发治疗药物。研究开发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类产品,包括:抗肿瘤治疗性抗体、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治疗性抗体、抗炎类治疗性抗体如抗TNF-α抗体、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抗IgE抗体,狂犬病毒抗体、抗A和抗B单克隆抗体、甲乙肝抗体等。研究开发治疗性乙肝疫苗、治疗性抗肿瘤疫苗等治疗性疫苗类产品。研究开发细胞因子、激素类及其它类产品,如:干扰素系列及新型长效干扰素、重组胰岛素系列及新型长效胰岛素、长效促红细胞生成素、生长激素、人重组成骨蛋白-1、神经生长因子(NGF)、降钙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尿激酶、抗肿瘤反义核苷酸类药物、组织工程皮肤及其他组织工程产品等。 (3)研究开发预防性生物制品。开发乙肝疫苗、甲肝疫苗、丙肝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出血热病毒疫苗、多肽和核酸疫苗、HIV疫苗等。 (4)研究开发诊断试剂。开发艾滋病抗原诊断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