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穗府[2006]24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发改委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六月二十日 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现代服务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手段、实施现代管理方式的服务行业或部门,包括现代服务行业群和经升级与改造的传统服务业。为加强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在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评价 “十五”时期,广州服务业快速增长,总体发展水平在国内城市处于领先地位。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中心城市功能的增强。但同时,服务业发展也存在产业素质不高、对外辐射能力不强、机制不活和创新乏力等问题。 (一)规模稳步扩张,结构不断优化。 2005年,广州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908.96亿元,比2000年的1376.75亿元增加了1532.21亿元,年均增长13.4%;服务业就业人数277.31万人,比2000年的205.98万人增加了71.33万人,年均增长6.1%。以物流、金融、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在服务业领域迅速扩大,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有效促进了广州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支撑作用逐步增强,产业地位日益提升。 服务业在拉动绿色GDP、支撑新型工业化、促进充分就业、壮大地方财力和增强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5年,广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6.86%,超过GDP的一半以上,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60%,超过工业44.37%的水平,加上服务业本身污染少、耗能低的特点,对绿色GDP的贡献越来越大。生产服务业在广州新型工业化带动下迅速发展, 同时又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05年,广州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00年净增数是同期工业净增就业人数的2.9倍多,成为广州就业增长的主渠道。服务业提供地税收入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63.1%上升到2005年的71.6%,成为地税的支柱税源。现代服务业发展,促使广州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强化了广州中心城市的功能,加快了广州迈向现代化大都市的步伐。 (三)整体素质仍需加强,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广州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世界64%的平均水平,仅相当于日本和英国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发展程度。另外,服务业技术含量不高,服务标准化建设意识不够,扩张能力较弱,缺乏一批大规模、高层次、有品牌的龙头企业,导致服务业总体竞争力不强,亟须强化服务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 二、发展环境 (一)面临重大发展契机。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契机。一是国际服务业转移加速,WTO后过渡期即将结束,广州已具备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经济、交通、信息、人才等优势,将有助于引进国外新的服务产品、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高端的专业服务,有效提高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二是泛珠三角和中国一东盟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对广州服务输出的扩大、服务市场的拓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是2005年广州行政区划调整将有利于服务资源整合和发挥广佛经济圈的积极效应,促进全市服务业合理分工,从而增强广州服务集聚和辐射能力。四是广州取得2010年亚运会的承办权,将直接对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二)服务需求空间日益扩大。 广州所面临的重大发展契机,加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施和中心城市地位的提升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一是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服务消费比例和消费结构不断提升,将极大程度地推动服务消费需求的增加。二是新型工业化对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减轻环境污染、降低能耗物耗等方面的要求,将对扩大软件及系统集成服务、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环保服务和高效率的物流系统服务等生产服务的需求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地位的巩固和提升,为广州现代服务业突破地域发展,扩大服务输出,更多地满足区外服务需求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三)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高。 现代科学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广东乃至珠三角区域服务创新带来的活力,特别是广州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政策环境的改善,将大大增强现代服务业的供给能力。一是广州交通枢纽基础设施包括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港南沙港区、地铁二至五号线、广州铁路新客站以及若干快速路和高速路的建成使用将为广州物流业的发展和服务对外输出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广州科学城、广州大学城、珠江新城、广州新城、白云新城和花地新城的建设与完善将直接推动广州市现代商贸流通、金融保险、房地产、教育、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是以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报业广场、新广播电视塔、广州歌剧院、第二少年宫、广州图书馆新馆、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等为代表的大型服务设施的建成,将成为广州现代服务业对外扩张的有力支撑点。四是我市《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贯彻实施,为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了更为优化的软环境。 三、发展思路 (一)发展方针。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为指导,按照增强广州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和集聚辐射能力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国入世和“泛珠三角”、中国—东盟合作进一步加强的有利时机,坚持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并举,拓展服务空间,通过体制创新、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