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6年度责任目标的通知 郑政文〔2006〕10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2006年度责任目标承担单位已经市政府确定,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六月二十三日 中牟县2006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6%,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5%。 2.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分别是23.9:50.1:26。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35%。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80%。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8%。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 二、投资、消费和出口目标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9.对外贸易出口总额3590万美元。 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00万美元。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12.国内旅客人数增长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25%;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以内,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13.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16.完成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人数0.2万人,其中,解决温饱人口0.02万人。 17.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8.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达到100%)。 19.城镇新增就业人数0.305万人。 2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0.105万人。 其中,“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人数0.028万人。 2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四、教育、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35‰以内。2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得到保障。2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 2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 26.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7.完成年度1.7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28.做好实心粘土砖瓦窑厂的关闭工作,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年度责任目标。 29.做好新型节能墙材的推广利用工作,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年度新型标准墙体材料产量责任目标。 五、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30.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31.认真落实各项补贴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32.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本地社会大局稳定。 33.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34.加强安全生产,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35.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36.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成市政府确定的行政执法责任目标。 37.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2006年度中牟县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中确定的目标任务。 38.认真落实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确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年度普查工作责任目标。 巩义市2006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3.9%,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74%。 2.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分别是2:77.3:20.7。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5%。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10%。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0%。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 二、投资、消费和出口目标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 9.对外贸易出口总额15750万美元。 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400万美元。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12.国内旅客人数增长25%,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30%;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以内,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13.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 16.完成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人数0.17万人,其中,解决温饱人口0.06万人。 17.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8.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达到100%)。 19.城镇新增就业人数0.79万人。 2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0.277万人。 其中,“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人数0.09万人。 2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四、教育、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 2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得到保障。 2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0.5%。 2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 26.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7.完成年度1.3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28.做好实心粘土砖瓦窑厂的关闭工作,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年度责任目标。 29.做好新型节能墙材的推广利用工作,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年度新型标准墙体材料产量责任目标。 五、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30.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31.认真落实各项补贴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32.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本地社会大局稳定。 33.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34.加强安全生产,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35.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36.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成市政府确定的行政执法责任目标。 37.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2006年度巩义市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中确定的目标任务。 38.认真落实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确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年度普查工作责任目标。 荥阳市2006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0%,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74%。 2.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分别是7.5:63:29.5。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5%。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30%。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0%。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 二、投资、消费和出口目标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 9.对外贸易出口总额4660万美元。 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400万美元。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12.国内旅客人数增长30%,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30%;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以内,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13.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16.完成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人数0.13万人,其中,解决温饱人口0.04万人。 17.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8.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达到100%)。 19.城镇新增就业人数0.42万人。 2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0.14万人。 其中,“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人数0.036万人。 2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四、教育、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18‰以内。 2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得到保障。 2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 2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 26.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7.完成年度1.05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28.做好实心粘土砖瓦窑厂的关闭工作,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年度责任目标。 29.做好新型节能墙材的推广利用工作,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年度新型标准墙体材料产量责任目标。 五、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30.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31.认真落实各项补贴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32.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本地社会大局稳定。 33.做好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杜绝赴京集体上访和到省重复集体上访;不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34.加强安全生产,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35.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36.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成市政府确定的行政执法责任目标。 37.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2006年度荥阳市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中确定的目标任务。 38.认真落实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确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年度普查工作责任目标。 新密市2006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4%,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66%。 2.&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分别是3.1:67.4:29.5。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0%。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00%。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5%。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 二、投资、消费和出口目标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 9.对外贸易出口总额1680万美元。 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00万美元。 11.国债项目和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12.国内旅客人数增长20%,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25%;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以内,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13.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16.完成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人数0.13万人,其中,解决温饱人口0.04万人。 17.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8.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达到100%)。 19.城镇新增就业人数0.76万人。 2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0.19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