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山东省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鲁政发〔2006〕74号
【发布日期】 2006-06-30
【实施日期】 2006-06-30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业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六月三十日

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

  为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条件,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计划的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社会各界、残疾人组织和广大残疾人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任务,为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康复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全省共有82万名各类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12581例;为6766名低视力患者配用了助视器;培训2304名低视力儿童家长;装配假肢和矫形器17047例;对7688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训练,培训聋儿家长8197名;系统训练智残儿童10959名;对26万名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监护;为残疾人发放辅助用具13315件。广泛开展了特需人群补碘和残疾预防工作。
  (二)特殊教育持续发展。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了“三免一补”免费教育,对考上大中专学校的残疾学生实施了补助及奖励政策。全省已建特殊教育学校152所,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学生达3.6万人,盲、聋、弱智儿童入学率达到84.15%。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残疾人特点,按照政府支持、残联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利用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渠道进一步拓宽,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全省各类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达251所,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99处,培训残疾人43.2万名。
  (三)残疾人劳动就业稳步推进。全省实施了《山东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残疾人集中就业、按比例安排和个体从业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城镇共安置21.6万残疾人就业,农村有140.86万残疾人在业。福利企业稳步发展,全省2100家福利企业共安置4.5万名残疾人集中就业。全面推行了地税代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不断加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新的增强,共建县级以上劳动就业服务机构147个,在岗工作人员578人。
  (四)残疾人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加强了对中央康复扶贫贷款项目的管理,全省共落实康复扶贫贷款14200万元,扶持3000多名贫困残疾人脱贫。自2004年起,实施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中央、省、市、县四级共投入资金4414万元,为2976户贫困残疾人解决了住房困难。积极探索和推动残疾人从业扶贫开发基地建设,全省已建立残疾人从业扶贫开发基地289处,安置残疾人就业3500多人,带动5000多户残疾人家庭脱贫。
  (五)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日益活跃。举办了两次全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和全省残疾人文艺汇演活动,并参加全国评选和汇演,均取得较好成绩。在国际、国内重大残疾人体育赛事中,我省运动员共获得奖牌484枚。特别是在2004年第十二届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我省5名参赛运动员顽强拼搏,取得2金、2银、2铜的好成绩,实现了我省残疾人运动员在残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六)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省、市广播电台普遍开办了残疾人专题节目,宣传了一大批残疾人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典型,表彰了志愿者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成功组织了全国助残日活动,全省中等以上城市普遍推行了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
  (七)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市、县(市、区)残联理顺了工作关系,加强了干部培训工作,各级残联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规范化建设得到加强。按照“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要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中国残联推广了济南市社区工作的经验,全省推广了广饶县基层残联建设的经验。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省140个县(市、区)已建和在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111处。
  全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是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主要是:按照省定贫困线标准,尚有86万余名残疾人未解决温饱,部分已脱贫的残疾人状况不稳定,返贫率高;残疾人事业基础性工作相对薄弱;残联干部素质有待提高;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指导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全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围绕我省努力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进一步优化;残疾人基本生活总体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实施重点工程,使6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帮助可以扶持的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居住条件;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就业需求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得到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残疾人就业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文化生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