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6年北海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政办〔2006〕82号 市辖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2006年北海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OO六年六月三十日 2006年北海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06]21号)精神,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自治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06]7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和“全区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社会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坚持统筹城乡食品安全监管,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为主线,围绕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整治力度,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 今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重点:以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突出抓好分散在广大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各类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小作坊、小超市、食杂店、小摊贩、小餐馆的监管,抓好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和进出口贸易的食品等重点品种的整治,特别要抓好农村食品市场、海产品市场、餐饮业卫生、酒类市场、蔬菜质量安全、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专项整治工作。通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使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经营秩序持续好转,食品经济健康发展,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较大提高,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具体目标为: (一)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监管重心下移,基层监管力量得到加强;农村食品合格率得到提高;50%乡(镇)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50%的行政村建立群众监督网;农民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二)继续开展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整治。深入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全市生产基地、市场平均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合格率保持在94%以上。 (三)规范养殖生产过程,有效遏制使用违禁药物的行为,争取年内我市饲料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水产品氯霉素检测合格率和生猪“瘦肉精”检测合格率都保持在98%以上。 (四)整顿和规范食品生产加工秩序,实施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严厉打击食品生产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制售假冒劣质食品的违法行为。 (五)全面推进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打击无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规范食品市场主体准入;推行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和退市制度;建立2个食品安全监管示范工商所。 (六)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得到全面遏制,县城以上生猪进点屠宰率达到96%以上,乡(镇)达到94%以上。推行《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和《酒类经营随附单》制度,酒类流通管理实现新突破。 (七)进一步加强对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管和整治。以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为重点,全面推进食品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