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的通知 内政字〔2006〕211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有关企业、事业单位: 现将自治区林业厅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06年7月3日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 林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林业产业,是林业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促进林业生态建设持续发展、保障林产品供给、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牧民收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内党发(2003)25号)(以下简称两个《决定》)精神,切实加强林业产业建设,促进我区林业生态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并与《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相衔接,特制定本纲要。 一、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林业产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原料林、经济林迅猛发展,以木材和林副产品为原料的新型林产工业初具规模,森林旅游方兴未艾,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我区林业产业也在由以木材加工利用为主向利用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建立多层次、多品种、多效能的产业结构方向转变。据统计,2005年,全区实现林业总产值112.7亿元,比2004年增长22.5%,其中,第一产业67.6亿元,占60.0%;第二产业30.9亿元,占27.4%;第三产业14.2亿元,占12.6%。进入21世纪以后,在林业六大工程的带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主要林产品生产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2005年,全区人造板生产能力达到55万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166%,平均年增长21.6%;生产食用菌3072.9万公斤,比2000年增长35.2倍,平均年增长105%;生产苗木31亿株,比2000年增长61.7%,平均年增长10.1%;生产花卉5586万株,比2000年增长2.7倍,平均年增长30%;生产中草药材11208万公斤,比2000年增长158.6%,平均年增长20.9%。 但是,就总体而言,我区的林业产业仍处于小规模、低效益的发展阶段,与全区生态建设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不相适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人工林可采资源十分有限,木材供需矛盾突出;二是林产工业尚未形成规模,缺乏有辐射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和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三是科技含量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差;四是林业产业建设融资渠道不畅,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向林业产业的相对较少;五是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六是林业产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利于林业产业的发展。 当前,我区林业产业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好发展机遇。一是两个《决定》都把“建成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作为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强调要调整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我区林业生态建设持续、快速发展,森林资源稳步增长,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林产品及森林多功能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四是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迅速崛起,为林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五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为林业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