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信息化办公室关于编制的徐州市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纲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信息化办公室编制的《徐州市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纲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八月七日 徐州市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纲要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和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需求为先导,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业务流程为主线,通过大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提高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以电子政务的发展带动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等信息产业,推动徐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力推进徐州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总体目标 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操作方便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各级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和网上协同办公,实现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民双向互动;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全市电子政务体系框架。 (三)建设原则 1.加强领导,统一行动。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防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要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部门与部门的关系,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明确各自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2.需求主导、突出重点。电子政务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政府业务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当前要重点抓好建设统一网络平台、建立标准、健全法制,建设和整合关系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业务系统,最终以应用使用效果为检验系统成功与否的标志,应用要以更好地服务于政务业务、反映政府工作特色为准则,突出显示建设徐州市电子政务的现实意义。 3.整合资源、拉动产业。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在符合标准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设备与软件,逐步推进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的外包和托管模式,以此带动徐州市信息产业的发展。 4.统一标准、分步实施。贯彻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关标准,制定符合徐州实际的网络建设及管理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在推进上要体现不同层次的规模和特点,以最迫切需要、最能体现效果的应用为龙头,有条不紊地分步实施,保证系统建设按照正确有序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节约投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从而产生整体效应。 5.防管结合、保障安全。要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成本和效益。一手抓电子政务建设,一手抓网络与信息安全;一手抓安全技术手段开发,一手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要根据电子政务建设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手段;按照政务公开和国家安全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划分信息保密等级。 二、徐州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概述 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可以概况为“一个门户、两类应用、两个体系、三个平台、五类数据库”。 (二)一个门户 “中国徐州”政府门户网站是徐州市电子政务系统的统一门户,其功能由“基础功能”、“因特网服务功能”和“办公网服务功能”组成。 1.基础功能 “中国徐州”政府门户网站的基础功能包括:应用注册管理、统一门户引擎、统一消息、分类浏览、主题检索、全文检索和个性化服务。 2.因特网服务功能 因特网门户是信息发布的窗口、沟通市民的桥梁、电子政务的载体、宣传城市的阵地,作为一个功能强、信息量大、界面友好的政府电子信息平台,它的作用包括推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便民便企服务等方面,是国际互联网上关于徐州市的唯一权威、统一、长期的政务服务门户。 3.办公网服务功能 公务员门户是公务员获取内部综合信息的门户,是运行和操作各种业务系统的门户,同时也是监控和决策系统的门户。除此之外,它还提供个人工作日程安排、个人办公提示、任务管理、个人通讯录等辅助性功能以及个性化服务。 (三)两类应用 一是办公网应用,包括政府公文流转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后台)、视频会议系统、公务员电子邮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应急指挥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宏观智能报表系统、应用运行监管系统、企业征信管理信息系统和社区政务管理系统共13个系统。密级要求很高的应用系统,如政府公文流转系统等,可同时运行在政务内网上。 二是公众网应用,包括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视频点播系统、数字地图服务(地理信息系统GIS)、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前台)等,通过信息发布实现对外信息服务,实现网上沟通和网上办事。 1.政府公文流转系统。制定全市统一的公文交换规范,建设徐州市电子政务公文流转系统,实现全市各党政机关及各县(市)、区之间跨区域、跨平台的电子公文交换。公文流转系统涉及收文、分办、拟办、流转、归档、退文、拟稿、核稿、审签、发文等重要环节,而且能够适应变化,进行灵活调整。 2.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涉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之间以及与市级党政部门、各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