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化进程“十一五”规划实施意见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加速工业化进程是实现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具体体现。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结合赤水实际提出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意见。 一、工业化“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任务 到2010年,努力实现“432246”总体目标。即建成四大产业体系(竹产业、能源产业、化工产业、食品产业)、发展三个层次(省属大中型企业、市属规模工业企业、乡镇工业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强化两个意识(科技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确保两个速度、实现四个突破(总量、产业、效益、管理)、发展六个产值上亿元的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竹产业3个、能源产业1个、化工1个、食品加工1个)。 (一)建成四大产业体系,形成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构架 1、独具特色的竹产业体系,建成基地、加工、科研(新产品开发)、营销市场体系; 2、资源丰富的能源产业体系,建成供发完善,质量保障的能源保障体系; 3、基础稳固的化工产业体系,建成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科技型化工基地体系; 4、传统优势的食品产业体系,创建绿色保健食品品牌,使之成为后续发展产业。 (二)发展三个层次 1、发展省属大中型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以高新技术带动产品开发,并形成产业集群; 2、发展市属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内向型向外向型转换; 3、发展乡镇工业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各乡镇建立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型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发展。 (三)强化两个意识 1、科技创新意识,主要以引进、吸收、拓展为重点; 2、环境保护意识,以“生态立市,两业强市”为目标。 (四)确保两个速度 工业增加值保持年均25%的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年均增长1.5%以上。 (五)实现四个突破 1、规模总量得以突破。到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15亿元,年均增长25%;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50亿元; 2、产业发展得以突破。四大产业体系建成,并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合理,资源配置优化; 3、经济效益得以突破。工业增加值对GDP贡献率达60%以上,地方工业税收达9000万元,年均增长18%,占市财政收入的30%以上; 4、管理水平得以突破。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快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争到2010年,100%党政经济管理人才达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0%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较现有量提高5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