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行政执法主体及执法依据的通知 临政发[2006]3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05]76号)和市政府《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05]75号)规定,以及市政府批准的“三定方案”,我市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对各自执行的行政执法依据进行了清理,经市政府法制办审查,现将第一批46个执法主体及执法依据予以公布,其中职权性行政执法主体35个,授权性行政执法主体11个。46个执法主体在本通知下发后,对自行实施的执法依据也必须向社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山西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等各部门执行的综合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再在市级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依据目录中单独公布。 临汾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八月二十日 临汾市市级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依据目录 一、临汾市交通局 (一)行政执法主体性质:法定行政机关 (二)执法主体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条第二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第三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条第二款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躁声污染防治法》第六条第三款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第四条第四款 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七条第二款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第(五)项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第四条 9、《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一款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一款 1l、《路政管理规定》第四条第二款 12、《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第四条 13、《山西省公路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一款 14、《山西省道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一款 15、《山西省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规定》第四条 16、《山西省铁路道口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二条 二、临汾市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处 (一)行政执法主体性质: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二)执法主体的法律依据: l、《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三款 三、临汾市交通局海事局 (一)行政执法主体性质: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二)执法主体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四条第二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躁声污染防治法》第六条第二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第三款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二款 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八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二款 7、《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第四条第二款 8、《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一款 四、临汾市经委(国资委) (一)行政执法主体性质:法定行政机关 (二)执法主体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八条第二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五条第二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五条第二款 五、临汾市公安局 (一)行政执法主体性质:法定行政机关 (二)执法主体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六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三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四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五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三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二十五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 8、《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六条 9、《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第七条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条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八条 12、《强制戒毒办法》第三条 13、《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五条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第九条 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 16、《中国公民因私事往来香港地区或者澳门地区的暂行管理办法》第六条 17、《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第三条 18、《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第四条 19、《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第三条 20、《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管理办法》第四条。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十七条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四条 23、《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四条 24、《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五条 25、《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十五条 26、《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第四条 六、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一)行政执法主体性质: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二)执法主体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条第一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条 3、《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二条 4、《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条 5、《机动车登记规定》第二条 6、《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二条 七、临汾市公安局消防支队 (一)行政执法主体性质: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二)执法主体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条 2、《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二条、第三条 3、《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第五条、第六条 4、《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第四条 5、《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四十七条 6、《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第四条第二款 7、《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则》第五条 8、《高层居民住宅楼防火管理规则》第四条 9、《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第三条 lO、《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六条 11、《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第二条 八、临汾市建设局 (一)行政执法主体性质:法定行政机关 (二)执法主体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七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条 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条 5、《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五条第二款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 7、《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五条 8、《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第四条 9、《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10、《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第七条第二款 11、《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第四条第三款 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第四条第三款 13、《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四条 14、《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试行办法》第六条 15、《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二款 16、《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第六条第二款 17、《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第七条 18、《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四条第二款 19、《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二款 20、《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第四条 21、《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第五条第二款 22、《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管理办法》第二条 23、《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程序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 24、《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规定》第二条第二款 25、《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十五条 26、《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第四条 27、《工程建设若干违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第三条 28、《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29、《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第二条 30、《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三款 31、《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第三条第二款 32、《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3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四条 34、《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第五条第二款 35、《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第八条 36、《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第五条第二款 37、《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二款 38、《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第三条 39、《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40、《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四条 41、《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第五条第二款 42、《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第五条第三款 43、《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44、《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客运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三款 45、《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第四条 46、《城市燃气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47、《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三款 48、《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第四条 49、《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第四条。 50、《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三款 5l、《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六条第二款 52、《关于加强户外广告霓虹灯设置管理的规定》第四条、第七条 53、《城市道路占用挖掘收费管理办法》第三条 54、《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六条第二款 55、《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第四条 56、《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三款 57、《城建监察规定》第四条第二款 5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九条第二款 59、《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一章第九条 60、《城市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