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 现将《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按照本方案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订本市工作方案,务于9月底前联合报送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经审核同意后实施。 二00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远程教育工程”),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以下简称“国家3部委”)联合制定的《2004-2005年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和《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制定2006年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完成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实施的目的和任务 实施远程教育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远程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国家3部委文件要求,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支持、分期完成”的思路,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在工程试点的基础上,我省除东营、威海、滨州3个试点市以外的14个市,全部开始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其中,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烟台、日照、济宁、泰安、莱芜等9市在2006年底前完成;其他各市最迟在2007年6月底前完成。 二、工程建设方案 (一)建设模式。按照国家3部委制定的3种模式基本配置标准,本着“够用、好用、实用”以及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不重复投资的原则,实事求是进行工程建设,避免盲目攀比。 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教学点各年级教学光盘,配备对象为农村学校教学点。 模式二: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至6年级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传播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配备对象为乡镇小学和村完小,根据学生规模,配置1至2个多媒体教室。 模式三: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教学光盘,除具备模式一、二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初步的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配备对象为农村初中,每所学校装备1间30台终端的计算机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 在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以前,各地农村中小学已有光盘播放、卫星接收设施和计算机教室的,不再重复建设,待工程全部完工后,按照统一标准进行验收,对达不到要求的,限期完成。 (二)建设目标。所有乡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按3种模式建设。远程教育工程完成后,覆盖95%以上的农村中小学和98%以上的学生。通过为全省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城乡教育交流、互助、资源共享,有效解决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因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不高带来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教育水平整体差距。 (三)项目学校。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的选择要与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危房改造工程相衔接,与“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相结合,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紧密结合。布局调整规划中拟撤销的学校(教学点)不得列入工程项目;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安装在学校的,相关设备不再列入采购范围;农村小学教学点、农村小学已分别配备模式一、二相关设备并分别能基本满足模式一、二相关功能要求的,相关设备不再列入采购范围;农村小学所在行政村已经在村委或其他村民公用场所安装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且离学校较近的,按照“紧密结合”、“共享资源”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