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汕头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头市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十一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广东省汕头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汕府〔2006〕112号
【发布日期】 2006-09-01
【实施日期】 2006-09-01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汕头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头市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十一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汕府〔2006〕11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汕头市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十一五”专项规划》业经2006年7月28日十一届五十四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汕头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九月一日

汕头市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十一五”专项规划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广东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汕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大幅度提高汕头市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的总体目标,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和基础
  (一)国内外自主创新发展态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进,区域竞争与合作成为时代潮流,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迈进,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出经济新增长点,为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成为人类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未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使国际竞争和区域以至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优势。
  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的战略选择,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如美国正在加紧实施名为“国家创新基础”的一系列重大研究发展计划,力图以超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来确保其在全球的主导地位;欧盟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日本积极贯彻实施“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俄罗斯力图通过“科技创新”再造一流科技大国;韩国、巴西等新兴国家也在奋起直追,决心通过自主创新进入世界科技和经济强国之列。
  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虽然同过去相比有了提高,但在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的位置,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符。我国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基本依赖进口,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不断加剧,国家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今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强调要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内各省市相继掀起自主创新浪潮,长江三角洲各省市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打造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环渤海地区积极利用科技资源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东北三省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振兴老工业基地。粤港澳经济与科技合作日益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伸。走创新型城市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国内先进城市的战略选择。
  从广东看,面对广东发展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作会议,做出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强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广东发展后劲之所在,核心竞争力之所依,前途命运之所系。抓住了自主创新,就抓住了广东发展的关键,就抓住了广东发展的根本,就抓住了广东发展的未来”,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广东的目标。省内兄弟城市特别是我省东西两翼的兄弟城市你追我赶,百舸争游,千方百计地提高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实力。
  国内外自主创新发展态势表明,走创新型城市发展的道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汕头市发展的基本战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切实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动力和全社会的普遍行为,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汕头市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发展机遇
  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强调要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广东,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加强对汕头支持的力度。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扶持东西两翼发展作为建设经济强省的一个大战略;省委九届六次全会要求粤东实现跨越式发展,对汕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2005—2010年)及配套的专项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在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布局及配套政策上加大对粤东特别是汕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化了汕头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汕头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时机。汕头市人多地少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使汕头市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发展基本要素生产率的需求更为迫切。党和政府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工作更加重视。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既给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来了剧烈的竞争与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使汕头市产业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
  (三)现有基础
  自主创新包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次。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自主创新工作,特别是“十五”期间,围绕建设经济强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产业技术自主创新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是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至2005年底,全市已经建成5个科技园区,组建了2个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和2个广东省火炬计划产业基地,认定17个镇(街道)为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市所有高新技术企业和80%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其中,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13家,国家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实验基地2家;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41家,技术贸易机构304 家。“十五”期间,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358项,评定汕头市科学技术奖259项,其中获得广东科学技术奖47项,获奖数量和获奖等级名列全省地级市第二位;全市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累计分别为10705件和8085件,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448件和108件。据广东省各市2002—2003年创新能力评估结果显示,汕头市的创新能力处于中上游水平,排在全省第8位。
  二是科技型企业稳步发展,成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至2005年底,全市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家;民营科技企业544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32家。“十五”期内,全市共推广转化科技成果535项,创产值92.02亿元。全市已有高新技术产品382个,2005年实现产品产值199.4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5.46%。上述创新成果完成者80%以上为民营科技型企业。
  三是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长,比较优势明显。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人文资源丰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大力引进境外资本和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加上科教兴市战略的驱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