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我县应急管理工作基础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为深入贯彻实施《靖边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根据《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榆政发(2006)24号),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以下贯彻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维护我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良好发展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县各乡镇、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修订完善应急管理有关规章,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警民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加强应急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 (三)编制并实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先进适用、标准规范,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原则,在《榆林市“十一五”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指导下,编制本地区和本行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与城乡建设等有关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统筹规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情况监督机制。 (四)加强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做好即将出台的《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贯彻实施工作,研究制定我县配套政策措施。要根据预防和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抓紧做好有关规章、标准的修订工作。 (五)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总体应急预案》和具体实际,抓紧编制修订本乡镇、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预案,并加强对预案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检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本单位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构建覆盖全县各乡镇、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中省市驻靖各单位要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