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七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为加快推进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根据《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达市府发(2006)35号)的精神,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达州市优质粮油、畜禽、苎麻、薯类、油橄榄、中药材、花卉等七大产业发展意见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达州市优质粮油产业发展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我市优质粮油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规模发展、业主开发、龙头带动,实现企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主要目标是:2006年建立优质粮油规范化基地100万亩,其中优质稻规范化基地40万亩,专用玉米30万亩,“双低”油菜规范化基地30万亩。到“十一五”末建立规范化优质粮油基地220万亩,其中优质粮食规范化基地160万亩(优质水稻80万亩,专用玉米80万亩),“双低”油菜规范化基地60万亩。扶持壮大梨梨生化、中贸粮油、东汉醪糟、云蒙米业、通源油脂、渠县精米加工厂等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使全市30%的优质稻谷、80%的专用玉米、100%的优质油菜籽得到深加工,实现粮油加工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优势区域内农民人平增收50元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加大基地建设力度。根据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搞好优质、专用商品粮油的科学规划,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通过3—5年的发展,初步建成优势特色粮油产业带。一是围绕龙头建基地。达县、渠县、开江县、大竹县要围绕中贸粮油公司、渠县精米加工厂、开江梨梨生化抓好基地建设。二是围绕特色建基地。依托大竹东汉醪糟有限责任公司,重点在大竹县、达县部分乡镇发展专用糯谷基地。依托大竹通源油脂化工有限公司、宣汉金字塔油脂有限公司、渠县金隆植物油厂在大竹县、宣汉县、渠县集中连片建设“双低”油菜种植区。利用宣汉县峰城一带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重点打造云蒙米、桃花米基地。在达县、大竹县、开江县、宣汉县的部分乡镇搞好专用玉米基地建设。三是围绕品牌建基地。依托“米城米”、“立立牌”、“云蒙米牌”、“绿明牌”等品牌,重点在达县堡子一线和宣汉县、万源市海拔600米以上地带以及渠县部分乡镇建立优质稻基地。 (二)创新机制,加大订单生产力度。积极探索优质粮油产业化开发新机制、新模式,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业主+基地、公司+专合组织+农户的路子,推广订单生产,促进龙头加工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利益。培育发展粮油专业专合组织,大力引进业主建基地,通过专合组织和业主与企业的有机对接,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建立健全良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购销机制。 (三)壮大龙头企业,加大优质粮油产品加工转化力度。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能”的原则,加大对引导和支持力度,扶持壮大一批省、市级粮油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提高粮油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十一五”末,力争发展省级龙头企业1家,发展市级龙头企业2—3家。 (四)依靠科技,全力实施名优精品战略。大力推广“五良”(良种、良法、良管、良灌、良制)配套,着力提高优质粮油的科技含量。各地要结合实际,大力推广旱育秧、抛秧、强化栽培等新技术,推广地膜栽培、玉米乳苗移栽等节本增效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粮油食品生产,提高档次,创新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组织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统一组织、指挥、协调优质粮油产业发展工作。要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为业主开发优质粮油和龙头企业加工优质粮油创造宽松环境,减免相关税费。财政、税务、工商、国土、农业、粮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把优质粮油产业发展与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项目有机结合,全力推动优质粮油产业化经营。 二○○六年九月 达州市优质畜禽产业发展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化配置为要素,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推进畜禽规模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发展,实现畜牧业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有机统一。 二、目标任务 通过改良畜禽品种、改善养殖环境、改变饲养管理、改革经营流通,建立一套功能完善、运行良好的畜牧业健康养殖体系,努力达到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产业化、畜禽产品安全化,构建现代畜牧经济强市。到2010年,建设规范化畜禽养殖基地乡镇200个,畜禽规范化养殖小区400个,畜禽良种化水平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新培育猪肉、牛肉、牛奶加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个,全市畜牧业产值达134亿元,年均增长6.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60%。 三、重点项目建设 (一)优质肉猪产业化项目。继续实施生猪质量工程,大力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我市猪肉品质。抓紧市种畜场的扩建,抓好市内大型种猪场的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和达州顺鑫种猪场、渠县华升种猪场种猪质量监测,进一步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生猪良种化水平。建设规范化生猪养殖乡镇150个,新建优质肉猪规范化养殖小区200个,大力推广DLY、PIC等优质肉猪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每个小区年出栏肉猪1000-2000头。建设规模化、工厂化养猪企业10个,重点支持和培育达州顺鑫鹏程、渠县华升、八仙桥等生猪龙头加工企业。到2010年,全市出栏肉猪达733万头,年均递增3.0%,其中优质肉猪达60%以上。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优质肉牛产业化项目。区域布局以达县、万源市、宣汉为重点。强化牛种繁育改良体系建设,完善200个乡镇人工授精站的基础设施,巩固完善164个能繁母牛基地村,实现年改良黄牛10万头。积极发展肉牛养殖适度规模生产,大力种植优质牧草,改良草山草坡,广辟饲料来源,建设规范化肉牛养殖乡镇80个,新建优质肉牛集中育肥小区100个,每个小区年出栏肉牛30-50头。到2010年,力争全市出栏肉牛60万头,年均递增6%,其中优质肉牛占60%以上。建成1个牛肉加工龙头企业。 (三)高效乳牛产业化项目。区域布局以宣汉县胡家镇为中心,建设规范化奶牛养殖乡镇10个,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场2个,发展养殖小区10个,发展奶牛饲养大户100户,做大做强乳业加工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