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福建省其他机构  
【发文字号】 漳政综〔2006〕128号
【发布日期】 2006-10-12
【实施日期】 2006-10-12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现将《漳州市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漳州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月十二日

 

漳州市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实施方案

 

  村容村貌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贯彻市委八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农村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的通知》(闽政文(2006)359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漳州市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农村垃圾治理为突破口,以重要流域、城市周边、主要交通线、村道里弄为重点,强力整治垃圾污水,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树立海峡西岸农村新形象。

  二、目标任务

  从2006年开始,在全市农村组织开展以农村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每年重点治理12个镇(乡)、120个行政村;到2010年,全市完成60个镇(乡)、600个以上行政村垃圾治理,农村垃圾处理率达50%以上。同时要积极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加强农村沟渠、水塘、沿村溪流治理,清理污泥积水,逐步实现“管网通、沟渠通、道路通”和“集中收集垃圾、集中汇集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的要求。把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改变农村脏、乱、差现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通过努力,在全市农村基本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卫生,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三、实施方法

  (一)城乡统筹,分步实施。各县(市)人民政府要以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基础,按照目标要求,在2007年5月底前编制完成县(市)域垃圾处理专项规划和生活垃圾治理行动方案,并报市政府。要有效统筹城乡各类公共卫生资源,积极推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扩大城镇垃圾处理设施覆盖面,要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在重点流域及城镇水源保护地周边的镇(乡)、村、城市周边和沿高速公路、国道、风景名胜区的镇(乡)、村,要优先安排治理。今年全市主要抓好132个“家园清洁行动”村的重点整治(名单附后),其他镇(乡)、村按规划确定分批分期逐步展开。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县(市、区)、镇(乡)在“家园清洁行动”中要负责解决垃圾中转和垃圾处理的问题。在选择农村垃圾处理运营模式上,城市近郊和县城垃圾处理场有条件接收周边镇(乡)、村生活垃圾的,应采用“村收集、镇(乡)中转、县(市)处理”的模式;地理单元相对独立且运输成本高的山区宜采用“村收集、镇(乡)处理”模式;乡镇暂时没有条件建设垃圾处理场和边远山区、海岛等交通不便的农村,以行政村为单元,可采用“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综合处理”模式。有条件的镇(乡)、村,要按产业化方式,建立垃圾焚烧处理设施。

  农村污水整治,要重点抓好主要流域两岸、农村饮用水水源上游镇(乡)、村污水治理和重点中心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畜禽养殖废水治理,加大沟渠河道的清淤疏浚力度,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合理范围内的镇(乡)污水应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在农村区域,要积极推广户用沼气池,将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与改厕、改厨、改圈、改水、改路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可采取三格化粪池、户用沼气池加氧化塘或人工湿地处理等工艺,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三)健全机制,务求实效。“家园清洁行动”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是解决农村垃圾清理难题,以达到统一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科学处理的要求,使农村垃圾处理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村庄保洁员队伍,加快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建设,切实做到收得起来,运得出去,处理得掉,保持得住。一要建设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每个农户要配置一个垃圾桶,村设立若干垃圾集中场所,配备垃圾清运车,使村庄垃圾做到集中投放、及时清运,村内无暴露垃圾堆。二要建立一支精干的保洁队伍。村里成立村级保洁队,对全村的道路、池塘、水沟、公共场所以及群众生活垃圾进行日常清扫保洁和清理运送,监督村民不得乱倒垃圾,不得乱堆放杂物和乱搭盖。三要形成合理的卫生保洁费筹措机制。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每个村民、每间店铺、每家工厂按月交纳一定的卫生费。四要营造人人创卫的氛围。卫生管理要列入村“两委”重要工作日程,确定专人管理,制定整治年度计划,制定“村规民约”和“门前三包”制度,引导农民投入到“家园清洁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