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现将《长沙市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长沙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长沙市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十五”科技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积极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兴工强市”和“高新技术带动”战略,突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环境建设,加速科技与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科学技术事业全面发展,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为“十一五”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科技的经济功能显著 1、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2005年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80家,其中年总产值过亿元的企业83家,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5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2%;实现增加值177亿元,同比增长17.3%;出口创汇6.37亿美元,同比增长38.8%,创造利税64.43亿元。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对长沙地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技工贸总收入占全省高新技术总收入的40%以上。 2、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卓有成效 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努力提高农业、工业和商贸服务业领域一批骨干企业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紧密结合,在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劳动效率及产品和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科技兴农步伐加快 实施“个十百星火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了一个星火(浏阳)技术密集区,10个星火科技示范乡镇和100个星火科技示范村。重点是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示范推广力度,培育区域性支柱产业。建立了5个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05年,园区企业已达106家,总收入、总产值和利税分别达到52.7亿元、61.5亿元和11.9亿元。 4、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 以金融、保险、房地产、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以其专业化、信息化、知识化的特点在“十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现代服务业的收入达到350亿元,同比增长14%。 (二)科技的社会功能增强 1、科技事业发展成绩斐然 自主创新成果突出,取得了“超级杂交稻研究”、“高性能C/C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年均专利申请量2400件,年均专利授权数1300件以上,万人专利授权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R&D经费年均增长率为18.97%, R&D/GDP年均增长率为4.3%,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率为19.03%。 2、公众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 在引导人们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达到1.44%。 3、科技对城乡公益事业的支撑作用凸显 树立了依靠科技推动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理念,公共安全科技手段不断完善,建成了公共安全信息网络系统。人居环境科技成果开发应用成绩显著,园林科技成果开始运用到人居环境建设之中。 4、可持续发展初见成效 绿色空调、环保型工程机械、绿色建材、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噪声振动与控制设备、化学药剂材料、环保监测仪器等众多环保技术与产品,在生态城镇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科技的发展环境优化 1、科技发展政策不断完善 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高新技术带动战略的决定》等17个政策性文件,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 2、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健全 2005年全市83家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有66家,以企业为主体取得的专利数量占全市总量的52%。现有各级各类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300多家。技术市场交易活跃,“十五”期间,全市共签订技术合同7000多项,成交金额52.56亿元,年均增长18.63%。全市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0余个,面积达2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近800家。 3、科技体制改革日益深化 主要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调整等方面进行。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实现了企业化转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4、科技交流合作更加广泛 建立了中俄(湖南)新材料工程技术产业化中心,与日本建立了科技型农民研修计划。“十五”期间,成功组织了工程机械企业技术创新院士和博士后长沙行活动,举办了中国长沙环保与节能论坛暨科技成果展示(交易)洽谈会、首届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论坛暨洽谈会等大型科技交流活动。 但与其它先进城市相比,我市科技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支撑主导产业发展的能力有待加强;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本地化和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三是科技潜能释放的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