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组织实施好“十一五”规划纲要,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对我市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各项指标,明确完成时限,制订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年度计划和实施意见;第一责任单位要切实抓好组织协调工作,主要责任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积极参与、支持和配合。各地、各部门要及时将工作方案、年度计划、实施意见等报市政府(联系人:市政府办公室综合二处,联系电话:2521245)和市政府规划协调会议办公室(联系人:市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处,联系电话:2521644)。市政府规划协调会议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地、各部门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跟踪和年度评价考核工作。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 工作重点 序号 主要工作任务 第一责任单位 主要责任单位 一、主要发展指标 1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万元左右。 市发展改革委 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2 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 市发展改革委 各县(市、区)政府、市三产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左右。 市发展改革委 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 市发展改革委 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5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 市财政局 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市国税局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 市经贸委 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7 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左右,五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65亿美元左右。 市外经贸局 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8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0%。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 市规划建设局、市统计局、嘉兴电力局,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9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 市环保局 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二、产业优化升级 10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网络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新能源技术、现代装备技术等先进生产技术 市科技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11 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到201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左右,主要行业骨干企业的工艺技术及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12 加强品牌培育,到2010年,拥有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各100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15个以上。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建立10个以上的相关技术委员会。 市工商局市质量技监局 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13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确保工业生产性投入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形成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企业70家,其中超100亿元的2家。重点发展临港工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等四大产业集群。 市经贸委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14 推动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提升扩容,到2010年,全市省及省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市外经贸局市经贸委 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15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以嘉兴港和内河集装箱港为主的海河联运物流基地、以沪杭高速和乍嘉苏高速沿线为主的物流走廊,到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 市发展改革委 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市物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二、产业优化升级 16 加快大型专业市场建设,努力建成茧丝绸、皮革、羊毛衫、家纺等行业全国性的交易中心和丝织、汽车、农产品、副食品等区域性的交易中心,到2010年市场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 市经贸委市工商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建设局、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17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完善重点景区设施建设,打响“红色之旅”品牌,着力发展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到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达到26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亿元。 市旅游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建设局、市文化局、市农业经济局、南湖风景名胜区、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18 健康稳妥地发展房地产业,继续扩大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规模,有序发展中高档住宅,积极发展标准厂房、总部经济、养老公寓等新型房产。 市规划建设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19 加强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建设,到2010年,全市蔬菜瓜类、晚稻和“双低”油菜基地面积分别稳定在180万亩 、185万亩和80万亩左右。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加强粮油、畜禽、水产、果蔬等四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保障体系, 新建标准农田2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新建、改建标准化圩区140万亩,加快嘉兴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一批科技园区建设,建成长三角重要的农业科技和种子种苗中心。 市农业经济局 市国土资源局、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市粮食局,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三、推进滨海开发 20 统筹开发建设滨海新区。 按照“四统两分”的原则,统筹编制滨海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制定各项开发政策,合理安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布点建设。 市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外经贸局、市规划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平湖市政府、海盐县政府、嘉兴港区 21 加快港口建设,到2010年,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40个以上,年货物吞吐能力40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0万标箱/年。 嘉兴港务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国土资源局、嘉兴海事局、平湖市政府、海盐县政府,嘉兴港区 22 大力发展临港工业。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能源、新型建材、造纸、船舶修造业,积极做好PTA、PX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 市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平湖市政府、海盐县政府、海宁市政府、嘉兴港区 23 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作用,重点引进电子、机电、精密器械、汽车配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尽早完成3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到2010年,力争出口加工区单位平方公里产值达到10亿美元 嘉兴出口加工区管委会 嘉兴海关、嘉兴检验检疫局、市边检站、市国税局、市工商局、嘉兴港区 24 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尽早开通嘉兴港到洋山港区的支线航线和到其他港口的定期航线,努力实现嘉兴内河港与嘉兴港、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的海河联运。到2010年,建成港口仓储、液体化工、粮食和煤炭物流中心。 市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发展改革委、嘉兴海事局、嘉兴港务局、市交通局、市港航局、嘉兴港区 25 推进滨海旅游,加快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南北湖风景区、海宁盐官观潮胜地等著名景区建设,加快大桥观光、海宁“百里观潮旅游长廊”、海盐白塔山海岛等新兴景区的开发。 市旅游局 平湖市政府、海盐县政府、海宁市政府、嘉兴港区 四、城乡一体化 26 突出发展中心城市,优化提升中心城区 100平方公里功能布局,逐步形成商贸金融区、文体会展区、高教区、市场物流区、旅游区、高技术产业区。加快南湖区、秀洲区商贸副中心和运河新区建设。 市规划建设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城投集团公司、南湖区政府、秀洲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 27 加快发展副中心城市及中心镇。大力发展嘉善、平湖、海宁、海盐、桐乡等副中心城市和乍浦,加大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有序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大力提高小城镇集聚程度和建设水平 市规划建设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28 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深入推进“五城联创”活动,全面实施“数字城管”,加大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园林绿化和河道整治,到2010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5平方米以上。 市城市管理办公室 市规划建设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水利局、嘉兴经济开发区,南湖区政府、秀洲区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