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长沙市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区、县(市)、市直有关部门要将《规划》的相关内容纳入本地区、本行业和领域“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各自的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规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协调,确保《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 长沙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长沙市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6)5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现状与问题、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重点工程等五个部分,是“十一五”期间指导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和行业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有关内容凡涉及市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由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前,要根据本规划编制项目专项规划,提出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进度安排以及资金预算方案,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本规划编制的基准年为2005年,实施期为2006年至2010年。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如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修订或者调整时,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规定要求及时进行相应的修订调整。 一、现状与问题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近几年来,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成立了市、县两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逐步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事故指标控制体系,加强了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工作,实行了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将安全生产纳入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对事故多发、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集中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力度,严格了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特大事故基本杜绝,重大事故有效遏制,一般事故明显减少,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全面下降,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基本实现了各项目标。但是,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事故总量仍然很大。2003年,全市发生各类安全事故9697起、死亡818人、受伤6110人,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18起(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10起)、死亡62人。2004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980起、死亡761人、受伤4095人,其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7起(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3起、重大水上交通事故1起)、死亡22人。2005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4510起、死亡659人、受伤3469人,其中发生特大安全事故1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7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7起(重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3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2起、重大火灾事故1起、重大农机事故1起)、死亡29人。伤亡事故的发生,既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又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职业危害严重。我市职业危害因素以粉尘危害、汞危害、噪音危害、化学品危害等为主,主要集中在水泥生产、建筑施工、化学工业等行业。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受职业危害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市存在有毒有害等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含个体工商户)达2000余家,涉及30余个行业、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达20余万人,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覆盖率19%,合格率仅59.63%,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问题突出。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以及火灾、建筑施工、烟花爆竹等行业和领域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扭转,非公有制企业发生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全市总数的70%左右。 矿山:我市有各类矿山574处。其中煤矿60余处,主要分布在宁乡县和浏阳市,以工业烟煤和民用无烟煤为主;非煤矿山504处,主要分布在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县等地,以石灰石、麻石、石膏、磷、金、银、铜、硫、铁、锌、锰、粘土开采等为主。我市矿山地质条件复杂,机械化程度低,安全保障水平低,煤矿的瓦斯、煤尘、自燃、冒顶、水灾等灾害齐全,非煤矿山的边坡坍塌、透水、冒顶片帮等事故容易多发。 危险化学品:我市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1257家(其中生产单位112家、经营单位1027家、运输单位35家、储存单位3家),涉及7大类3800余个品种;剧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80余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1063家,烟花爆竹经营企业3268家。从业人员数10万人。易发生爆炸、燃烧、泄漏、中毒、环境污染等事故。 道路交通:我市市区道路总长度达615公里,总面积1814万平方米,建成区平均道路网密度4.77公里/平方公里;市区现有机动车辆保有量为40余万辆;全市人口总出行已超过379万次/日,车流、物流、人流频繁量大,人、车、路之间的矛盾突出,道路交通事故多发。 我市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领域中面临的一些基础性、素质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除了这些矛盾和问题是造成我市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不配套、不完善。二是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落后。四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分布、分类不清,尚未建立起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事故隐患尚未得到有效治理。五是安全生产科技相对落后,尚不能为安全生产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六是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对突发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不强。七是全社会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生产法制观念不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安全生产工作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导致安全生产监管对象趋于多元化,监管的难度加大;工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高速发展,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压力更大;经济全球化带来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高风险产业”,同时国内出现城镇向农村、国有企业向乡镇企业的“风险转嫁”等现象,安全生产形势将更加严峻。 “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既要解决历史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