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中共邯郸市委、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邯郸生态水网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字体:
【发布部门】 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  中共邯郸市委  
【发文字号】 字号
【发布日期】 2006-10-24
【实施日期】 2006-10-24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建设邯郸生态水网,是市委、市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实践,是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广大群众,推进和谐邯郸、生态邯郸、魅力邯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为加快生态水网建设步伐,尽早发挥效益,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邯郸的总体战略目标,按照“整体规划、全面推进、分级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构建“水网+绿网+路网”相互交融的水生态体系,改善生态环境,为我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总体思路:根据我市东部平原、中部城市和西部山区的不同特点,分别实施“东蓄、中调、西治”的生态水网建设,营造河湖清澄、绿树环抱、道路畅通、景观秀美、生态和谐的园林式、生态型邯郸。一是东蓄:在东部沟通滏阳河、民有渠、东风渠、卫河四大骨干渠系,拦蓄地表水、补充地下水、涵养生态水,并实施水、林、路一体化建设,做好水林生态文章。二是中调:实施连通两库“引漳入滏”、恢复高级渠“引水入沁”,将岳城、东武仕两大水库水源调入主城区,为主城区水林生态景观建设提供水源保障。三是西治:在西部山区实施生态水保,搞好中小水库、生态水域和小型集雨设施建设,涵养生态水源。
  二、工程规划和实施计划
  (一)生态水网总体规划目标及主要任务
  生态水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建设和功能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总体规划要按照“高站位,大手笔,统筹协调,相互配套,分期实施”的原则,一步规划到位,分步施工建设,逐步完善提高。总体规划目标及主要工程任务如下:
  1、东部平原生态水系工程。对民有渠、滏阳河、东风渠、卫河四大骨干渠进行疏通、整修,在河渠上维修或新建必要的拦蓄工程,实现灌渠与排渠的联合调度。利用四大河渠工程体系,向东部13个县进行长距离、大范围输水,为东部平原各县提供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构建“纵横交织、河渠畅通、节节拦蓄、余缺互补”的东部平原生态水系。
  2、主城区生态水系工程。恢复高级渠实现“引水入沁”,将东武仕水库水源调入酒务楼与沁河交叉口;扩挖三里屯退水渠,疏浚滏阳河干渠,实现“引漳入滏”,将岳城、东武仕水库水源通过滏阳河调入主城区南郊。通过以上引水线路,每年向邯郸市主城区调水1.5~2亿立方米。整治“五河”(滏阳河、沁河、支漳河、输元河、渚河),建设“四湖”(南湖、北湖、东湖、西湖),营造“四湖叠映、五河环绕、碧水萦回”的秀美水景。
  3、西部山区生态涵养工程。以水源涵养和水源地保护为重点,构筑山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与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充分滞蓄雨水和山区径流。结合正在实施的ming河治理和大ming远水库建设,玉带湖和娲皇宫生态水域规划等,搞好ming河源、漳河源、太行山国家水保、省级小流域治理等生态水保工程,积极谋划匡门口、双合、洛子等水库建设,争取尽早开工建设,逐步实现“小雨不下山、大雨缓出川”的目标。
  4、绿网路网等配套工程。按照“边修渠、边输水、边修路、边绿化”的原则,配套建设沿渠的路网和绿网,实现“水到、渠成、路通、树绿”,基本构建成水网、绿网、路网相互交融的水生态格局。
  5、水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按照“先治污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