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扬州市妇女“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江苏省扬州市其他机构  
【发文字号】 扬府办发〔2006〕135号
【发布日期】 2006-10-30
【实施日期】 2006-10-30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扬州市妇女“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扬州市妇女“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OO六年十月三十日

 

扬州市妇女“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五”期间,我市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全面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认真实施《扬州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05年)》,妇女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妇女发展的各项指标得到较好实现。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平等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水平明显提升,健康状况和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十一五”期间,为解决影响妇女生存和发展的重点领域存在的重点问题,组织动员全市妇女参与“两个率先”,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为扬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和谐扬州的建设贡献力量,为我市妇女事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扬州市妇女发展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妇女规划》)。《妇女规划》共分4个部分,主要阐述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与主要措施、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和监测评估。《妇女规划》还确定了6个优先发展的领域,即: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法律、妇女与环境。制定本规划的目的是强化政府的有关职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妇女的进步与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同时,鼓励妇女在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争取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十一五”期间,扬州妇女事业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  

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妇女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深入贯彻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紧紧围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始终坚持以妇女发展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为战略,以促进男女平等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推动妇女事业的率先发展为重点,继续把与妇女生存、保护和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经济、政治、教育、健康、法律和环境作为全市妇女发展的优先领域,大力改善妇女的教育、就业、维权、社会保障等状况,促进妇女平等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明成果,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全面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中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我市妇女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保障妇女获得平等就业机会和分享经济资源的权利,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保障妇女的各项政治权利,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的水平;保障妇女获得平等受教育机会,普遍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和终身教育水平;保障妇女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保障妇女的各项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保障妇女平等享有获得社会文明成果的机会,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推进妇女事业与扬州经济社会同步协调持续发展,推动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巩固和落实。

  二、具体目标与主要措施

  (一)妇女与经济

  1、主要目标

  (1)提高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和共享社会资源的程度。

  (2)进一步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就业。

  (3)保障女职工享有特殊劳动保护。

  (4)减少贫困妇女数量。

  2、支持性指标

  (1)进一步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女性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低于50%。

  (2)提高妇女就业结构和就业层次,扩大女性在新兴产业和科技教育领域就业比重,女性法人代表的比重力争占15%左右。全市女职工25人以上企业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率达到90%以上。5.5万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

  (3)提高技术工人等级中女性比例,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中女性比例每年增长10个百分点。

  (4)扩大妇女社会保障覆盖面,城镇女性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以上。

  (5)积极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村女性参加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妇女参保率达到90%。

  (6)不断提高残疾妇女和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率,不断提高城乡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妇女家庭特别是残疾人家庭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3、具体措施

  (1)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扩大就业提供强大的动力。在制定经济增长和产业调整政策时,突出创造就业岗位和扩大就业的战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秩序,健全以女性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机制,鼓励妇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第三产业,为妇女创造自由流动、自主创业和企业吸纳就业的环境,在结构调整中千方百计增加妇女就业机会,扩大女性就业容量。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女大学生及高学历的女性实现就业。

  (3)正确处理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关系,在加快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方针,注重促进农村剩余女性劳动力的转移,每年帮助1万农村妇女通过转移就业。

  (4)建立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服务体系,为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女性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和扶持。建立健全政府出资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培训促进就业机制、创业就业激励机制和失业预警机制,充分发挥税费减免、就业服务补偿、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的整体效应,提高妇女创业成功率和就业竞争力。

  (5)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她们在发展高效外向、生态观光农业以及在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整体收入水平。保障农村妇女在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征用补偿费分配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

  (二)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1、主要目标

  (1)保障女性参与民主管理和决策。

  (2)提升女性参政议政特别是行政管理的能力。

  (3)发挥女性在基层民主自治和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2、支持性指标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