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发展改革委、省统计局关于2006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的通知 川办函[2006]257号 《2006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及下一步工作建议》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继续抓好工业强省、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发展等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抓好四季度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六年十一月六日 2006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三个转变”,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改革开放,保持了增长速度加快、运行质量提高、持续发展看好、统筹协调加强的发展态势。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省完成生产总值6210亿元,增长12.5%;财政总收入921.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4.8%,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影响较大、能源消耗较高、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慢、物价结构性矛盾突出、信贷结构不尽合理、环保工作有待加强、部分新开工项目存在违规现象。 一、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强省战略成效明显。工业经济提速增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9%,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增速连续6个月居全国第3位;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305亿元,增长31.4%,比全国高2.3个百分点。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四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27%,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3.3%。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加大,1—9月,完成技改投资607.7亿元,增长29.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总产值达到817.1亿元,增长48.1%。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全省龙头企业发展到4850家,农村专合组织达到1.3万个,带动农户超过全省农户总数一半。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246.7元,其中人均劳务收入增加166元,超过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的一半。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肉类产量667.3万吨,增长7.4%,全年畜牧业产值有望超过农业总产值一半。农业投入力度加大,财政支农支出达到44.1亿元,增长30.2%。 (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城乡消费稳步扩大,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9.6亿元,增长14.7%,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增幅创近年来新高。市、县市场消费活跃,市、县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省的67.5%,增长15.5%,高出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0.8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发展优势突出,实现零售额增长17.5%,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2%。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748.5亿元,同比增长31.5%。入境旅游进展明显,接待入境游客增长29.8%。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省世界遗产数居全国第一。 (四)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8.7亿元,增长32.6%,虽然连续3个月回落,但仍比去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重点行业投资得到加强,水电投资增长37%,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长4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7%,农副产品加工业投资增长64.5%。投资自主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到位建设资金同比增长38.3%,其中自筹资金增长38%,占到位建设资金的62.2%。 (五)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79.7亿美元,增长42.4%,其中出口46.8亿美元,增长40.2%,进出口总额居西部第1位,增速居全国第4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6.4亿美元,增长40.7%;外派劳务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