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服务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
【字体:
【发布部门】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石政发〔2006〕42号
【发布日期】 2006-11-09
【实施日期】 2006-11-09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服务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石家庄市委第八届全会精神,根据《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石家庄市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产业基础
  2005年全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67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7.7%,“十五”期间服务业年均增长率为11.2%。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分别占46%和54%,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分别占55.2%和44.8%,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1.3%,吸纳就业147.6万人,就业比重占到51%。形成了行业门类比较齐全,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产业体系,服务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同时,我市服务业仍存在发展滞后、主导产业不强、新兴行业规模不大、结构不优、公共服务缺位等问题。加快服务业结构调整已成为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调整原则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项目带动,以做强主导行业为突破、壮大新兴行业为重点、优化传统行业为基点、完善公共服务为支撑,形成与经济发展阶段适应,与省会地位相称,与工业、农业、和谐社会互动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三、调整目标
  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2%,其中2008年达到40%,服务业主体地位明显提升。
  2010年,服务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其中2008年达到45%,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拉动力显著增强。
  2010年,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比重达到60%,其中2008年达到58%,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0年,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54%,其中2008年达到52%,服务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四、调整重点
  (一)做强两大主导产业
  以做强为主题,发展壮大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两大主导产业,把我市建成融合京津、辐射全国的物流仓储中心、分拨采购中心、工业品配送中心,推进“华北重要商埠”品牌化发展,到2010年,两大行业占全市GDP比重由目前13%提高到15%。
  1.现代物流业
  重点建设两大园区、四大基地、一个平台。到2010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5.6%提高到7%,全社会物流成本由22%下降到18%,成为全国二级物流节点城市和华北南部现代物流基地。
  石家庄国际物流园区:园区布局在河北藁城经济开发区。依托机场和公路交通优势,以正在建设的内陆港为主体,大力发展口岸物流、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等物流业务,形成集进出口贸易、商品检验检疫、海关通关等功能为一体,辐射华北中南部的国际物流园区。
  航空物流园区:园区布局在正定机场附近。依托机场扩建改造升级,成为京、津机场货物分流和国际货运航空港机遇,大力发展机场货运、仓储、分拣等物流业务,形成服务省会和京津、面向华北地区航空物流园区。
  小商品(服装)仓储物流基地:园区布局在北二环外。依托南三条、新华集贸、青年街、正定国际小商品四大市场,大力发展仓储运输、基地加工业务,形成与四大市场相配套、集生产与物流配送功能为一体的小商品物流基地。
  仓丰路工业品物流基地:园区布局在仓丰路。以医药物流和新基业物流为主体,整合现有仓储货运企业,加大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改造,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互动京津的医药、工业消费品物流配送基地。
  生产资料物流基地:以中储物流为主体,在二环外铁路沿线建设以生产资料为主的物流园区,重点发展专业化、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物流配送、多式联运和分拣加工业务,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大宗生产资料物流基地。
  农副产品物流基地:布局在市区东部和西部。东部依托我市特色农产品基地和石环公路交通优势,布局建设新的农副产品物流园区,重点发展果蔬出口、检验检测、仓储增值、错季销售、分拣加工、信息服务等物流业务,形成服务京津、联通国际的果蔬物流基地;西部依托桥西蔬菜批发市场,形成连接产地与城市市场需求,具备仓储、交易、批发、配送等功能的农副产品物流基地。
  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依托石家庄市市场协会的现代物流网,整合企业信息、政务信息、市场信息和社会信息等物流信息资源,形成具有信息查询、网络定位、电子签名、电子汇兑、电子交易等功能的现代物流综合信息平台。
  专栏1现代物流业重点项目石家庄内陆港(石家庄国际物流园区)石家庄航空物流园区
  河北中储物流扩建项目石家庄新基业物流中心
  石家庄医药物流园石家庄商业物流中心
  华北蔬菜批发物流中心石家庄华北物流中心
  河北裕华化工物流配送中心河北四诚物资仓储配送中心
  石家庄北方国际仓储物流园第三方信息化平台项目
  2.商贸流通业
  以三大聚集带和三大工程为发展重点,进一步巩固华北重要商埠地位。到2010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7.4%提高到8%。
  现代商贸聚集带:以中山路为轴心、中心商务区和中央商务区为重点,依托北人、东购等龙头企业,按照设施完善、功能现代、环境优良的标准,加快火车站东广场和南三条、新华集贸的升级改造,构建以大型综合性商业设施、超级市场、商务楼宇为主体,以品牌店、精品店、专业店为补充,集交易、展示、购物、旅游、观光、商务、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商贸聚集带,把中山路打造成展现华北重要商埠形象的中央商务区。
  二环路专业市场聚集带:布局在二环路两侧。整合现有商业资源,依托汽车销售、农副产品等成型市场集群,积极引导汽车展示展销、汽车零配件及维修、农副产品、花卉虫鱼、生产资料等专业市场发展,形成满足城市消费需求的专业市场聚集带。
  批发市场聚集带:重点布局在二环外107国道及建华北大街沿线。107国道沿线以正定国际小商品服装批发市场一二期工程为核心,与新华、南三条升级改造和批发仓储与基地加工功能外迁相结合,大力发展小商品服装、五金、兽药等专业批发市场,形成联通国内外、辐射京津晋鲁豫的小商品服装批发交易中心。建华北大街以两侧的和平路建材广场、河北鼎坚灯饰市场、跃进路建材市场等为主体,大力发展建材、装饰材料市场,形成配套设施完善、配送体系发达的建材装饰市场群。鼓励各县(市)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各类批发市场。
  信息化改造工程:引导各类商贸流通企业在商品采购、调运、仓储、营销等商务活动中推广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探索零售商、供货商与制造商之间的电子交易活动,推行网上洽谈、网上交易、网上结算。扩展“石家庄商务网”功能,建设具备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统一配置和其他辅助功能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业态创新工程:现代商贸聚集带重点推进精品展示、商住、休闲、文化、商业旅游等多业态的融合发展,二环路商业聚集带重点发展专业市场和标准店,批发市场聚集带重点发展批发、仓储、加工、配送业态。城市商业网点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专卖店、便利店,推进连锁超市向社区延伸,在农村地区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品牌工程:鼓励和引导北人集团、东购、保龙仓等企业,通过上市、兼并、增资扩股、参股、控股等形式实现规模扩张。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龙头企业在外埠建立连锁超市、品牌店。同时,大力开展国家级酒家酒店评定工作,推进餐饮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专栏2商贸流通业重点项目
  远洋城商业广场燕赵财富中心(新休门)
  南花园商贸区南三条、新华集贸市场改造
  万国建材装饰城国大36524连锁店电子商务平台
  和平路装饰建材市场河北鼎坚灯饰市场
  华北五金机电市场正定国际小商品服装批发市场
  河北汽车交易中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二)壮大五大新兴行业
  以做大为主题,加快发展信息服务、房地产、文化、旅游、中介服务等潜力大、增长快的新兴服务行业。到2010年,五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目前的7.5%提高到9.5%。
  1.信息服务业
  重点建设一个园区、发展一个市场、实施三大工程。到2010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4%提高到3%,成为全省信息服务业基地。
  石家庄软件产业园:布局在西部信息产业基地一带规划预留地中,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产品,建设软件培训学院,承接软件外包业务,培育开发动漫产业。同时发展网络开发、系统集成、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等信息服务企业,到2010年,成为全省软件研发设计中心。
  华北信息产品交易市场:加快太和电子城改造升级,推进由零售批发向大型批发和技术展示功能转变,创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将太和电子城改造提升为华北信息产品交易批发市场。
  企业信息化中介工程:针对我市产业特点,加强信息化关键技术和软件产品开发,加大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选择10家重点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辐射带动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采用市县(区)共建、官产学研相结合和借力引智等方式,建成10个市级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基地、20家行业培训中心、30个中介服务机构,培训2万人次制造业信息化专业人员。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