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宜府发[2006]036号
【发布日期】 2006-11-11
【实施日期】 2006-11-11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宜府发[2006]03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宜昌开发区管委会:
   现将《宜昌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宜昌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  “十五”是我市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壮大的五年。“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市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加快卫生改革与发展,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按照卫生部提出的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制定宜昌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及卫生发展现状
  (一)“十五”期间我市卫生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十五”期末,我市城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04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8.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17‰以下,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298.66/10万以下,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规划目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2、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68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52家,妇幼保健机构8个,疾病控制机构11个,卫生监督机构9个,卫生院95个,个体诊所1379个,村卫生室1754个,基本建立起了遍及城乡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3、重大传染病防治成绩显著。通过多年的努力,“十五”期间我市甲乙类传染病年平均报告发病率控制在248.21/10万以下,与“九五”期间比较下降6.39%;重点加强了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共发现并防治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105例(其中“十五”期间新发现并防治艾滋病感染者93例);共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13240例,相当于前十年免费治疗的总和;宜都市、当阳市、远安县、夷陵区、伍家岗区及点军区巩固了血吸虫病达标成果,枝江市实现了血防传播阻断目标;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基本达到95%;战胜了“非典”疫情,有效防范了“禽流感”向人间的传播。
   4、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十五”期间,特别是2003年“非典”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我市共争取国债和省投资项目110个,其中疾控中心国债建设项目10个,传染病院和传染病区建设项目11个,医疗紧急救援中心建设项目1个,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建设项目88个,总投资7068万元,其中国债资金3403万元,省补助资金975万元,地方配套2690万元;全面完成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的体制改革工作;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初步建立起了由医疗救治机构、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和医疗救治专业技术队伍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
  5、农村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长阳、当阳、秭归、远安、五峰、宜都等县市先后纳入试点范围;全面完成了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上划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管理;通过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村新三项建设项目”和“降消项目”等项目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更新了医疗设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开展了第三轮、第四轮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加强了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了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  6、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实施了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全市共核定非营利医疗机构429个,营利性医疗机构618个,一批上规模的民营医院加入了市场竞争,有效地促进了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和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得到改善;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全市共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5个,其中西陵、伍家岗两个区被省卫生厅确定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全省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积极推行了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医药负担;规范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使我市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更趋于规范和合理;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规范了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改善了医疗服务,树立了良好形象。
  (二)卫生资源现状
  1、卫生人力:2005年底,全市共有卫生人员2055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244人,占总人数的83.9%;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生6163人,执业助理医师1235人,每千人拥有医生数1.85人;注册护士5620人,每千人拥有护士1.41人;药剂人员1509人,检验人员862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855人。村卫生室中拥有乡村医生3460人。
  2、医院床位:2005年底,全市共有病床11428张,其中宜昌城区(含夷陵区)5607张,县市5821张,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3198张。每千人拥有床位2.86张。
   3、大型医疗设备:2005年底,全市共有单价万元以上设备4837台,其中50万元以上设备256台。在国务院公布的甲、乙类大型医疗设备中,医用核磁共振(MRI)5台,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25台,医用直线加速器(LA)2台,800MA及以上医用X线诊断机(DSA)4台。其它大型医疗设备中800MA及以上医用X线诊断机(不含DSA)4台,超高速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UFCT)1台,X刀1台。
   4、卫生事业经费:2005年,全市财政对卫生共投入17298万元,其中卫生事业费16827万元,中医事业费470万元。卫生事业费中,医院经费5667万元,占33.68%;防治防疫经费2244万元,占13.34%;妇幼保健经费667万元,占3.96%;乡镇卫生院经费4962万元,占29.49%;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经费111万元,占0.66%;干部培训经费428万元,占2.54%;其它卫生经费2748万元,占16.33%。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市卫生资源总体人均拥有量较高,增长较快,但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卫生人力、床位、设备等卫生资源70%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基层乡镇卫生院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服务设施不健全,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