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7年全市工业工作的安排意见》的通知宁政[2006]9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 《2007年全市工业工作的安排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宁市人民政府 2007年全市工业工作的安排意见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工业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全年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经济效益大幅提高,项目规划和储备、项目建设及中小企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工业规划各项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2006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2006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40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工业增加值107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70%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累计完成工业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27.9%。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发展。预计2006年工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39%,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66.8%,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0.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39%。工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2006年,全市共有118个项目开复工建设,预计57个项目建成投产。通过招商引资和现有企业的扩能改造,以及--批资源性产品精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项目的实施,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有色金属、化工、中藏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以省内资源为依托,以新型材料为主体,高载能与高科技相结合的特色工业体系初显雏形,将有力地支撑全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但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环保、信贷、土地、电力等方面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我市工业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压力。从明年元月起在电解铝、铁合金等行业实行的差别电价将给相关企业发展和高载能项目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投资项目的基本完成,依靠国家投资的工业项目明显减少,工业投资的任务和压力增大。资金、运力、土地、电力供应等生产要素依然紧张。这些因素都要在2007年的工作中很好地研究,并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应对。 二、2007年全市工业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预期目 (一)基本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产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为目标,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依托,以项目及招商引资工作为基础,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确保全市工业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认真落实节能降耗各项措施,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延长产业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增强工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确保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工业经济各项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