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为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依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安徽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一、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残疾人基本状况日益改善。 康复覆盖面不断拓展。13万名白内障患者经手术重见光明,3000名下肢残缺者经装配假肢站立行走,4000名聋儿配戴助听器并经语言训练后听见声音、开口说话,1万名低视力患者配用了助视器;为1000名麻风病人提供了辅助用具;2100名精神病患者经送药上门后病情好转。教育助学有新发展。视力、听力言语和智力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分别提高到75%、80%、80%;普通高校达线残疾考生录取率连续五年达95%以上; 资助各类残疾学生1万人次,投入资金500万元;20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劳动就业实现新突破。修订、颁布《安徽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省政府第165号令),残疾人就业纳入各级政府“就业与再就业工程”,城镇新增就业残疾人4万多人,农村就业残疾人达到85万人。扶贫保障稳步推进。农村30多万有劳动能力残疾人摆脱贫困;40万特困残疾人纳入农村困难群众救助范围;城镇18万残疾人享受低保,7万残疾人参加了社会保险,30万贫困残疾人享受到减免照顾等优惠政策,减免各类税费600 万元。文体工作成绩突出。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特殊艺术取得新的成绩;残疾人体育进一步发展,在第六届全国残运会上取得8金8银9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在雅典残奥会上荣获5枚金牌;成功举办第三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第一届全省特奥运动会。 (二)残疾人自身素质普遍提高。 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逐步改善,发挥潜能的机会明显增多。广大残疾人以珍惜人生、热爱祖国、志在奉献的高尚情怀,锐意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参加生产劳动,摆脱了贫困。一大批残疾人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有的还成为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残疾人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省、市、县残联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实现机构单列;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绩,乡镇残联绝大多数配备了专、兼职理事长,部分行政村、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协会;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残疾人组织“代表、服务、管理”职能进一步发挥。 (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文明。 “助残日”及其他重大活动蓬勃开展,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残疾人事业;一些城市道路、商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部分市级电视台开办了手语新闻栏目,越来越多的影视节目加配了字幕;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广泛开展,来信来访接待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 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的全面完成,有效改善了广大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推动我省残疾人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全省各类残疾人共308万人,由于客观条件和残疾人自身障碍影响,他们的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建设残疾人小康生活的任务尤为繁重。各地、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推进。推进残疾人事业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确保法律法规规章严格实施;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维护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意识;依法完善优待残疾人的相关政策,推进依法行政。 ——坚持政府主导。各级政府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作用。残疾人事业经费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