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 宜府发〔2006〕4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宜宾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建设区,是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宾林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双重任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好新宜宾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川府发(2005)11号文件精神,加快宜宾林业产业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正确认识我市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宜宾林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森林面积达662万亩,活立木总蓄积1790万立方米,大径竹蓄积6478万根,小径竹蓄积523万吨,全市森林覆盖率37.91%。在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林业产业发展有了良好基础,全市今年林业三次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0亿元以上。 ——竹产业初具规模。现有竹林面积136万亩,年产大径竹200多万根、杂竹55万吨,产鲜竹笋3万多吨。有宜宾纸业、华盛纸业、竹海纸业、龙华纸业等以竹浆造纸为主的加工企业,年竹业产值近7亿元。 ——林化产业特色明显。现有以油樟、岩桂、山苍子为主的林化原料林面积40万亩。有建中化工香料、华荣香料等一批林化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4000多吨,初级产品年产值8000多万元,年出口交货值1亿多元。我市林化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占重要地位。 ——木材加工业势头较好。现有以松、杉为主的用材林基地240万亩,年可采蓄积量140万立方米,其中商品材67万立方米,可产商品材33万立方米。以矿柱材、造纸材和家具、装饰、模板材生产为重点的木材加工能力不断提高,我市的用材林资源已被市内外客商广泛看好,不少外地林业开发企业瞩目并进驻宜宾。 ——森林生态旅游业蓬勃兴起。全市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省级森林公园石城山、云台山、七星山等。以森林景观为主的景区、景点年旅游收入可达2亿元以上。 同时,森林食品加工、经果林基地也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当前,全市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矛盾,具有良好的机遇。全市林业产业化的发展起步较晚,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大中型加工龙头企业少,中介组织不发达,对产业发展带动力不强;林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种植业)比重大;科技贡献率不高,营造林生产、加工产品科技水平较低;有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经营机制、政策环境还不能适应林业产业发展需要。这些矛盾和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但是应当看到,林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宜宾经济兴盛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