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镇江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年)实施意见》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字号
【发布日期】 2006-12-14
【实施日期】 2006-12-14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镇江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年)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推动、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对于我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镇江”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江苏省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行动计划(2006-2010)》,根据《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和《镇江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开展为提高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四大主要行动”,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的“四大基础工程”,建立和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经费投入、人才队伍和监测评估的“四大支撑体系”,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富民强市、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镇江”的目标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适应“十一五”时期镇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到2010年,全市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全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阶段性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建设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明显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初步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组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办发(2006)1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73号)的要求,经市政府批准成立镇江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全市《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李亚平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顾大福和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赵振祥任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镇江工商局、市建设局、市农林局、市农机局、市供销社、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广电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社科联、市农科所、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科协,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办公室主任由市科协副主席邵锦亚担任;副主任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科协、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农林局、市劳动保障局等部门的职能处室的负责人担任。办公室成员由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相关处室负责同志担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联络组,负责办公室与各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络沟通与组织协调。联络组成员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组成。
  全市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负责本地区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纲要的实施意见。
  四、主要任务及行动措施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主要任务:
  (1)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育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科普竞赛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团市委
  3.责任单位: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市科技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广播电视局、市社科联。
  4.行动措施:
  (1)以科技竞赛和科技活动为抓手,着力提高全市广大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十一五”期间,全市各教育行政部门、各基层幼儿园、中小学校要以“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模型竞赛、机器人竞赛和少年电子技师竞赛、七巧板竞赛等活动为抓手,着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及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由教育局、团市委负责牵头,在“十一五”期间,每年组织全市参加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科技竞赛的人数达到20万人次。各中小学校要把科技教育纳入各自的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结合青少年各时期的求知特点,专门开设科技活动课程,使科普教育做到有课程、有教材、有师资、有评价制度和监测标准,全面提高全市广大青少年科技素养。
  (2)以强化青少年科技教育网络体系建设为载体,着力完善青少年科技教育资源。“十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