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 苏政发〔2006〕15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十一五”时期是全省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经济国际化提升互动并进的重要时期,工业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宏观调控要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现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着力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做强做精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发展型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目标: 1.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两高两低”产业比重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新一轮“双倍增”,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30%左右;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 2.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达到1.5%以上,拥有国家和省认定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技术研发中心和行业共性技术中心等500家以上,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 3.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形成2个销售收入万亿元级的主导产业;做强一批大型企业,培育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70家以上,其中超500亿元10家,超1000亿元2家;打造一批自主品牌,创建1000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建设一批集聚园区,形成10个营业收入千亿元级的工业园区。 4.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明显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2%、用水量降低3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5. 生产服务业发展明显加快。生产服务业实现总量倍增、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为制造业技术升级和降低成本提供有力支撑。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左右,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比例上升到35%左右。 二、强化产业发展导向 (一)做强做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集成电路、通信设备及终端产品、计算机及配套产品、数字视听产品和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是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加快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向研发和服务延伸;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加快软件基地建设,重点开发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及嵌入式软件。装备制造产业以机械、汽车、船舶、军工为重点。机械产业重点发展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电气机械、轨道交通、环保装备、农业机械、重点产业关键装备及关键配套件。汽车产业重点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与国际国内重点汽车企业的合资合作,主攻轿车,提升客车,巩固货车,增强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配套能力。船舶产业重点提高研发设计能力,充分发挥沿江产业集聚优势,形成远洋船舶与内河船舶并举、船舶制造与配套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