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泉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公布泉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等单位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的通告(第2号)
【字体:
【发布部门】 福建省其他机构  
【发文字号】 泉政法〔2006〕13号
【发布日期】 2006-12-22
【实施日期】 2006-12-22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泉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公布泉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等单位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的通告(第2号)
泉政法〔2006〕1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根据省、市政府统一部署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泉政办(2006)8号)的规定,经市人民政府授权,现将泉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泉州市人民政府机构编制办公室、泉州市科技局、泉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泉州市司法局、泉州市广播电视局、泉州市环境保护局、泉州市旅游局等8个单位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详见附件1—8)予以公布。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  附件1
 泉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
 
  法定行政执法部门
  名称:泉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  执法依据:共5件
  (一)行政法规1件
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1号)第三条: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登记。
  (二)地方性法规2件
  《福建省台湾船舶停泊点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台湾同胞应当在证件有效期内登船出境。《台湾同胞登陆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有效期限不超过本航次航行期限。台湾同胞因特殊原因不能随原船出境或者需要延长居留期限,应在证件有效期内向上岸停泊点所在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提出申请,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商省公安厅边防局审批后,由上岸停泊点公安边防部门换发证件。
  《福建省接受台湾同胞捐赠管理办法》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负责对台湾同胞捐赠的指导和管理。
  (三)部门规章1件
  《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民政部2003年3月20日颁布,2003年4月20日起施行)第六条: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台湾事务部门是台资企业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台湾事务部门和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台资企业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登记管理工作。
  (四)规范性文件1件
  《关于对大陆台籍同胞身份认定的意见》(统发[2001]3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01年10月31日颁布)第3条:夫妇双方有一方籍贯是台湾省籍的,其子女的籍贯,可确认为台湾省籍。……第5条:台籍同胞身份可不受代数限制延续下去。
 
  附件2:
泉州市人民政府机构编制办公室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
 
  一、法定行政执法部门
名称:泉州市人民政府机构编制办公室(泉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执法依据:共2件
  (一)法律1件
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四条第四款: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局、科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  (二)行政法规1件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一款:“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实施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
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  名称:泉州市事业单位登记中心
  执法依据:共1件
  行政法规1件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一款:“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实施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
 
  附件3:
泉州市科技局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
 
  一、法定行政执法部门
  名称:泉州市科技局
  执法依据:共9件
  (一)法律3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八条第二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科学技术进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十一条第三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及其他行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本地区有关的科普工作。
  3、《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四条第二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二)行政法规1件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务院令第265号)第七条第一款: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应当在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
  (三)地方性法规3件
  1、《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第三条第一款:各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其他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推进科学技术进步。
  2、《福建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依照职责,管理、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3、《福建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第五条:各级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技术市场的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的实施和监督。
  (四)省政府规章2件
  1、《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82号)第二十四条: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不设立科学技术奖。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一项科学技术奖。具体办法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规定,报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
  2、《福建省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36号,2002年7月29日第二次修订)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民营科技企业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名称:泉州市知识产权局
  执法依据:共6件
  (一)法律1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十八条: 假冒他人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 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行政法规1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