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宁政发(2006)283号
【发布日期】 2006-12-26
【实施日期】 2006-12-26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根据《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江苏省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精神,以及全市卫生事业“十五”计划的完成情况,特制定《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背景分析
  (一)基础条件
  “十五”期间,全市卫生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奋斗目标,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中医药事业建设,经受了“抗击非典”等突发事件的严峻考验,创造了“十运会”等大型活动医疗保障工作的佳绩,为保障全市城乡居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十五”时期成为全市卫生事业改革深入推进、卫生优质资源不断扩大、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
  1、卫生事业概况。
  截至2005年底,南京地区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612所(不含驻宁部队、武警系统),比“九五”末增加343所;病床数为26148张,比“九五”末增加2475张。卫生人员达43781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4.39张、卫生技术人员5.71人、执业(助理)医师2.40人、注册护士2人。全市大型医疗设备齐全,拥有CT60台,磁共振仪12台,800MA及以上医用X线诊断机77台,钴60治疗机4台,λ刀1台,医用直线加速器4台,肾透析仪205台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
  2、居民健康水平。
  200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69‰,死亡率为5.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3‰,人口增长继续向低出生、低增长模式转变。市区人均期望寿命达77.20岁,比“九五”末增加2.71岁。其中:男性达75.26岁,女性达79.19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孕产妇死亡率从“九五”初期22.9/10万,下降到“十五”末期的11.45/10万。防病治病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5年传染病发病率为226.68/10万,比“九五”末下降1.4%,死亡率为0.59/10万。血吸虫病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发病区域逐步缩小,受威胁人群逐年下降。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进一步变化,主要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病等。
  3、改革发展成就。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十五”期末,镇街及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参保率90.98%,兑付率92.15%。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市区财政投入资金6000万元,实施了村卫生室改造的网底工程。建立了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专项经费,完成3300名在职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全科转岗培训,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队伍的学历层次、服务能力、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面推进覆盖全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截止“十五”末,全市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04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9个,服务人口550万人,城市和农村人口覆盖率分别达100%和82%。居民步行10-15分钟可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六位一体的优质卫生服务。玄武、白下、鼓楼、雨花台区被命名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建成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实施了区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院前急救、镇街卫生院等硬件改造与建设,建成市、区县疾控中心、镇(街道)卫生院防保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四级防保网络,制定下发了《南京市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等预案,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防治能力全面提升。完善了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十运会”、“绿博会”、第六届残运会、金秋洽谈会等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圆满成功。有效应对了“非典”疫情和“9.14”汤山重大投毒事件,全市18种主要传染病急发病率较五年前下降5.2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