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经贸委无锡市十一五商业领域利用外资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经贸委制订的《无锡市“十一五”商业领域利用外资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无锡市“十一五”商业领域利用外资发展规划 针对国际资本向长三角转移的态势,结合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为了更好地把握招商引资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提高我市招商引资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建成现代化商业大都市,引领全市商业领域的利用外资工作,特编制《无锡市“十一五”商业领域利用外资发展规划》。 一、无锡市商业领域利用外资现状 近年来,无锡市商业领域利用外资发展迅速,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运营效益良好。外资商业企业增势明显高于内资商业。截止2005年底,已有12家大型外资商贸企业进入无锡,门店数在长三角中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世界知名商业企业,已有相当一部分进入锡城。 无锡商业领域利用外资提升了无锡商业的层次,改变了商业投资主体单一化,弥补了商业发展资金的不足,带来并促进了新的业态、管理方式、经营方式、商品布局直至商业模式、商业运行方式、商业体制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培养了大批商业专门人才,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无锡商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无锡商业发展越来越体现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特色,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相比,引进外资比重偏低、项目偏少;商业外资来源分布不均衡,渠道单一;业态结构不合理,先进业态欠缺;外商进入方式不规范,投资方式多元化局面尚未形成。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实现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建成“两个率先”示范区和先导区为目标,按照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原则,全面提升全市商业领域招商引资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成效,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突出发展重点,注重发展质量,逐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无锡城市商业新体系。 (二)规划原则 1.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呼应。商业网点引资建设的重点和时序与城市建设的总体发展阶段有机融合,实现城市功能与商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根据不同区域的商业特点,合理规划批发、零售等各种引资模式。 2.与结构调整和优化相结合。调整、提升和规范传统零售业,大力发展各类新型零售业态。鼓励利用外资对传统商业进行改造,加快建立现代流通体制,优化外商投资的业态结构。 3.与“以人为本”理念相吻合。充分考虑商圈内的同业竞争状况,处理好引进外资与现有网点、大型商业设施与中小商业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4.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无锡经济总量和消费能级的提升,提高商业经济效益,在商业总体发展与结构协调之间找到合理的均衡点。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规划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空间布局上具有适应性。 (三)规划依据 《中国加入WTO议定书》、商务部《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2004)、商务部《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04)、《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03-2010年无锡市区商业网点规划纲要》。 (四)规划范围 重点规划区域为无锡市主城区,包括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新区的全部,惠山区的堰桥(含西漳和长安)、钱桥、藕塘、洛社,锡山区的东亭、查桥、东北塘等镇。 (五)规划内容 为分销领域中外资可设立的佣金代理、批发、零售服务及特许经营、无固定地点的商业业态等。 三、发展目标 按照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要求,符合商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遵循无锡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商业发展经验和管理方式为重点,积极、稳妥、有序地利用外资,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推进商业现代化,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 (一)总量预测 根据无锡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年增长16%以上的目标,2006年无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或超过955亿元,2010年达到或超过1700亿元。依据两个率先标准,参照长三角领头羊上海的规划指标,并结合我市情况加以调整,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05年的5%,发展到2010年的10%,共170亿元左右。 (二)营业面积 参照相关标准,初步确定无锡人均(常住人口和暂住一年以上的人口)占有商业营业面积为0.9-1.2平方米。根据人口与预测表,2010年无锡市区总人口突破35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近240万人),市区有效商业营业总面积宜控制在350万平方米左右。 (三)外资的引资规模 2005年,无锡市完成到位注册外资2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十一五”期间按照15%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10年,年到位注册外资达到40亿美元左右。按照“三、二、一”的产业比重构建,服务业引资规模预计约占总额的1/3,其中商业领域引资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由2005年占引资总额的2%左右逐步提高,预计到2010年达到10%左右,约4亿美元。大型国际零售企业数目按照无锡市建设规划及适度拓展,在现有基础上到2010年增加到20个左右为宜。 四、商业领域引资分级布局 按照市级商业中心、片区商业中心及社区商业中心商业区域的地理位置、商业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在利用外资上也应采取不同的原则,充分发挥各区的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外资商贸目标、业态结构、引资布局、功能定位上各有侧重。 (一)市级商业中心 1.市中心商务区 该区目前商业网点的特征是缺乏既有变化又相协调的特色商业环境,交通组织和管理与商业发展矛盾突出,高楼林立,商住混合,具有个性和标志性的建筑不多。因此,该区域着重在调整、提高、完善上做文章,改善现有的建筑空间,实现商业街区立体化多功能,构筑浓厚的商业经营环境,使之成为无锡商业购物、餐饮、文化娱乐最繁华的商业地段和零售中心。 根据这一原则,该区在引资上,应少采取新建方式,多采取并购、参股、合资、重组、特许经营等方式,积极利用外资充分对该区的旧商业设施进行改造,由外资参与经营、管理,发挥其辐射带动效应,促进该区的商业经营规范发展,营造浓厚的竞争环境,提高该区整体的商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有效利用资源。 在业态选择上,应控制大型超市的引进,鼓励一些国外知名便利店、连锁店、专卖店等既能突出商业特色,又能活跃商业气氛的业态进入,以丰富该区的购物环境和经营方式。 在重点引资区域上,着重打造以国际品牌为主,与时尚同步的中心商业区。加大站前商贸区、朝阳广场周边区域、东门周边地区的引资开发,加快崇安寺周边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