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医疗保险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物价局、上海市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本市市民社区就诊和定向转诊普通门(急)诊诊查费减免试行办法》的通知 (沪卫基层〔2006〕8号) 各区(县)卫生局、医保办、财政局、物价局、市民服务信息系统管理办公室,市社会保障卡服务中心,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各有关大学,各有关医疗机构: 现将《本市市民社区就诊和定向转诊普通门(急)诊诊查费减免试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为确保《本市市民社区就诊和定向转诊普通门(急)诊诊查费减免试行办法》顺利实施,现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社区就诊和定向转诊普通门(急)诊诊查费减免工作,务必切实加强领导,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做好本系统本单位的工作部署。 各区(县)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组建专项工作班子,各二、三级医疗机构必须落实责任人,按照文件规定的时间节点和要求,认真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人,将市政府《关于本市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6)34号)精神落到实处。 二、落实工作措施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组织开展政策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做好政策宣传。调整信息系统,建立相应工作制度,充实岗位力量,开展操作培训,落实专人做好约定、转诊、减免、统计、结算等相关工作,确保政策平稳有序实施。 各二、三级医疗机构要在切实做好定向转诊病人普通门(急)诊诊查费减免工作的同时,建立接收定向转诊病人的“绿色通道”,为定向转诊病人在挂号、检查、住院等方面提供适当的优先服务,安排本院主治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接诊,做好接诊病人的院内分诊。 各办医主体、市社会保障卡服务中心,各区(县)卫生、医保、财政、物价部门及市民服务信息系统管理办公室,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相应的工作,确保市民方便、及时地享受到普通门(急)诊诊查费减免的优惠。 三、加强监督管理 各卫生、医保、财政、物价等部门和办医主体要认真做好对医疗机构政策实施情况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加强跟踪协调,不断提高普通门(急)诊诊查费减免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四、及时总结完善 各单位在政策试行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强调查研究,完善操作流程,切实落实好普通门(急)诊诊查费减免工作。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医疗保险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物价局、上海市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附: 本市市民社区就诊和定向转诊普通门(急)诊诊查费减免试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本市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发(2006)34号)精神,进一步为本市市民提供及时、连续、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使市民常见病、多发病首诊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在社区得到及时治疗,切实降低市民就医负担,逐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现就本市市民在社区就诊和定向转诊至二、三级医疗机构的普通门(急)诊诊查费个人自负部分减、免规定如下: 一、实施范围与对象 本办法所称的普通门(急)诊诊查费个人自负部分,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诊查费和二、三级医疗机构普通门(急)诊诊查费中,应当由个人现金支付和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员(以下简称“城保人员”)个人医疗账户资金支付的部分,以下统称“诊查费”。 社区就诊减免诊查费的实施范围是经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本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定向转诊减免诊查费的实施范围是由政府举办的本市各二、三级医疗机构。本市其他医疗机构可按照自愿原则参照执行。 减、免对象是自愿选定一个区(县)进行社区门诊服务诊查费减免的本市户籍市民和城保人员,以下统称“约定对象”。 二、约定服务的办理 (一)办证 社会保障卡和、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险专用)(以下统称“社会保障卡”)是市民办理社区门诊约定服务的凭证。尚未领取社会保障卡的本市市民,可以按照《上海市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沪府令(2001)100号)规定,到所在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申领社会保障卡。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险专用)按照《关于重申社会保障卡与医疗保险卡并轨工作的若干规定》(沪医保(2002)43号)规定办理。 (二)约定 2007年4月1日起,本市市民可按照自愿原则,选择户籍地、居住地或工作地所在的一个区(县)内的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社区门诊和定向转诊诊查费减免的约定单位。市民可以持社会保障卡到意向约定区(县)内的任何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约定手续,填写《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约定服务书》(以下简称《约定服务书》,样张见附件1),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约定信息录入社会保障卡。 持有合作医疗卡的郊区市民,其约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合作医疗的规定实施。 (三)变更 约定对象需要跨区(县)更换约定社区卫生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