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行政执法条例(2006年修订) (1999年1月22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6年12月1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 由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6年12月1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湖北省行政执法条例》公布,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六年十二月一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在对行政相对人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机关,是指依法行使行政执法职权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执法职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适用本条例。 依法受委托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所属工作部门、下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执法工作,依法协助和监督设立在本行政区域内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依法指导或者领导下级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法制工作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的综合协调和督促、指导工作。 第五条 行政执法应当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文明执法、高效便民,提高执法水平。 行政执法实行执法责任制。 第六条 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执法机关所作出的行政执法行为,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而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第七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的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和干预。 第八条 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第九条 行政执法接受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的监督。 第二章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 第十条 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行政执法由行政执法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非行政执法机关的组织未经行政机关的合法委托,不得行使行政执法权。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由本级人民政府登记或者确认,并向社会公告。 省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主体资格,由省人民政府登记,并向社会公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法制工作部门具体实施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登记和确认工作。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机关或者组织执法。委托执法,必须以书面形式明确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受委托的组织必须符合法定条件。 受委托的机关和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执法行为,不得将受委托事项再行委托;委托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的行政执法行为负责监督、指导,并承担其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 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经过相关法律知识和业务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行政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