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7年调研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 2006年,各区县、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针对全市发展改革中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认真开展调研工作,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对我市“十一五”期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特别是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城西区、城北区、发改委、统计局、农牧局、卫生局等单位领导重视,精心组织,调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市政府办公厅对各区县、各部门的调研报告选辑成册,印发各区县、各单位及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实践表明,各级干部带着课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深了对市情的认识,提高了决策水平,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西宁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政府工作水平,推动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现就做好2007年调研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和重点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调查研究工作要以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和市十四次人大二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不断探索解决实际工作中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侧重对西宁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层次、前瞻性、对策性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各区县、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把调查研究的过程作为进一步深化对市情、区(县)情认识,转变发展观念,提高执政能力的过程;作为找准发展优势,谋划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的过程;作为掌握实际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发展质量的过程。通过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二、具体要求 各区县、各部门在具体调研工作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1、调查研究必须关注热点、把握难点、突出重点,立足解决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现实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触及深层次矛盾,敢于说真话,讲实情,坚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2、调查研究必须体现创新意识,要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勇于突破思想障碍和思维定势,破除一些条条框框的约束和限制,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努力提出一些能够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3、调查研究必须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在加强调研工作针对性、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上下功夫。调研报告要文风朴实,言之有物,切实做到有事实,有观点,有分析,有结论,提出的措施和建议切实可行,使调研成果真正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4、调查研究必须找准服务大局与发挥政府优势的结合点,选择人民群众关心、党政部门重视,具有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课题,在“求实、求真、求精”上下功夫;要注意反映社情民意,选择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作深入调研;要加强配合与协调,注意选择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有关部门开展交流与合作。 5、要进一步提高对调查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调查研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参与起草调查报告。要勇于探索实践,善于从政策、体制、措施等层面提出对策和办法。同时,在工作安排上要统筹协调,对调查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切实抓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实施和落实。 6、各区县、各部门可参考“2007年调研参考提纲”开展调研活动,也可针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自定调研课题。要在充分掌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分析问题、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调研题目及主要撰稿人姓名、联系电话等于8月1日前报市政府办公厅(联系人:李有珍、张永福;联系电话:8230776、8230435),调研报告(每篇4000字左右,一式5份,并软盘)于10月20日前报。 西宁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附: 2007年调研参考提纲 1、坚持科学发展,实现西宁又好又快发展 2、西宁市新城区建设调查与思考 3、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4、西宁市现代农业现状调查与前景展望 5、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 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7、完善保障制度,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8、加快农村流通产业发展,建设现代农村流通体系 9、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 10、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11、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生态城市建设 12、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13、提高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14、创新机制,拓宽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5、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外向性经济发展 16、深化各项改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7、完善政策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8、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19、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业水平 20、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区县经济 2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22、深化改革,逐步建立现代城市管理体系 23、依法治市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作用 24、进一步培植财源,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25、西宁土地调控效益分析研究 26、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和谐西宁建设 27、加快社区建设步伐,完善社区管理机制 28、落实政策,促进就业和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