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三教统筹”推进郊区农村成人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
【字体:
【发布部门】 北京市其他机构  
【发文字号】 京教职成〔2007〕4号
【发布日期】 2007-03-22
【实施日期】 2007-03-22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三教统筹”推进郊区农村成人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


各区县教委:
  为了贯彻北京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京政发(2006)11号),加大“三教统筹”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推进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现就加强“三教统筹”,推进农村成人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三教统筹”,发展郊区农村成人教育,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农村教育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三教统筹”,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农村地区成人教育,进一步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逐步改善乡镇成人学校的办学和培训条件,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造就一批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新时期赋予各级教育部门的一项历史使命。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我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只有切实把郊区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才能将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加强“三教统筹”,大力发展郊区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完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建设,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对于贯彻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推进首都的现代化进程,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加强“三教统筹”推进郊区农村成人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
  “三教统筹”工作必须由区县教委一把手亲自抓,各区县教委领导班子要定期开会研究“三教统筹”的工作,着力解决“三教统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从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切实加强“三教统筹”工作。
  (一)统筹资源,合理布局。通过整合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特别是要在优化基础教育布局的基础上,利用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的契机,把富余的学校在建制上整体改建成乡镇成人学校,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不变、经费渠道不变、学校的办学功能作相应的调整。进一步改善乡镇成人学校的办学环境,避免教育资源的流失与闲置。
  (二)统筹师资,合理分流。在普通中小学教师核编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教师的分流工作,把富余的教师充实到乡镇成人学校的教师队伍和成人教育管理队伍中,逐步建立起稳定的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和成人教育管理队伍。
  (三)统筹教学设备,开放教育资源。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的教学设备、体育场地要向农村社区开放。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场地也要为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服务。在教育资源相对紧缺边远的山区,可继续探索在普通中小学校实施“一校挂两牌”,“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的做法,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为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农民培训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统筹资金,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各区县教委要严格按照我市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经费。
  (五)统筹协调,创造乡镇成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各区县教委要积极协调区县编制、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妥善解决乡镇成人学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问题,积极探索乡镇成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各区县教委要在加强“三教统筹”进一步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工作中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逐步建立起农村成人教育管理、运行、维护、投入的长效机制,不断推动郊区农村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郊区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二日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