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建设文化名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建设文化名城的若干意见和“十一五”期间文化名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公告
根据中共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名城的若干意见》和《“十一五”期间文化名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制定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我市文化名城建设项目正在抓紧运作。其中,开发利用“四大古井”等第一批12个项目的设计方案已经过专家评审,准备进入启动实施阶段,为了使项目设计方案更臻完善,市建设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本市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公示一批重点项目设计方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市民意见。欢迎大家热忱参与,献计献策,各抒己见,为我市文化名城建设奉献爱心!
项目方案公示期为2007年4月15日至30日
联系方式:
1、联 系 人:雷元淦、阚桂质 ,电话:0736-7787003(办)
2、邮件地址:市委内院“市文化名城办公室”
邮 编:415000
3、电子信箱:cdswhmc@163.com
常德市建设文化名城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4月15日
附:恢复笔架城旧貌方案一
恢复笔架城旧貌方案一鸟瞰图
恢复笔架城旧貌方案一平面图
恢复笔架城旧貌方案一说明
恢复笔架城旧貌方案二
恢复笔架城旧貌方案二鸟瞰图
恢复笔架城旧貌方案二平面图
恢复笔架城旧貌方案二说明
屈原公园工程规划方案一
屈原公园工程规划方案一
纪念堂一
纪念堂
九歌台1
九歌台2
九歌台3
寓贤阁1
寓贤阁2
丝瓜井花园总平面图方案设计1
丝瓜井花园总平面图方案设计1---公厕和亭子1
丝瓜井花园总平面图方案设计1---公厕和亭子2
丝瓜井花园总平面图方案设计2
丝瓜井花园总平面图方案设计2---公厕和亭子
葵花井井台加高
忠烈祠透视图
忠烈祠正立面图
忠烈祠总平面图
常德名人馆方案效果图
常德名人馆方案效果图
《常德名人馆》入展拟选人物简况
古代
1、善卷,远古尧舜时代人,居枉山(今德山)。尧帝和舜帝都曾拜会过善卷先生。舜帝继位后,想将天下禅让给善卷,善卷力辞。隋朝朗州刺史樊子盖以善卷尝居于此,将枉山易名“善德山”,后称“德山”。“常德德山山有德”亦出自于此。
2、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首创“楚辞”。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九歌》为流放期间,受湘沅民歌影响,更定其词而作,其《橘颂》也是以沅澧流域盛产柑橘为背景创作而成。
3、宋玉(约前290~约前222),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世人以“屈宋”并称。曾任顷襄王的文学侍从。因作《大言赋》、《小言赋》、《风赋》,深得楚王赏识,赐田云梦泽(今临澧县境内)。晚年,创作了楚辞名篇《九辨》。
4、黄歇(?~前238),楚黔中人,战国四公子之一,被封为春申君。他广纳贤士,号称门客三千,大思想家荀况也投在他的门下。先后出任兰陵令、左徒,担任相国25年,在战国晚期,抵御张秦、振兴楚国,有卓越贡献。最后被李园阴谋杀害。 楚人很怀念他,全国保存有纪念他的遗迹不少,常德的“楚春申墓”就是其中之一。
5、车胤(约333~约401),晋南平(今安乡、津市一带)人,著名学者,以“囊萤夜读”寒素博学闻名于世。曾任中书侍郎、关内侯、护军将军、吏部尚书等。后被会稽郡世家子弟元显逼迫自杀而死,举国悲哀。澧县、津市一带有关车胤的传说不少,车武子墓、车胤读书台等遗迹,至今犹存。
6、沈约(441~513年),南朝吴兴武康人,13岁到武陵投靠叔父沈伯玉,在常德长大。南北朝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曾任临沅(今常德鼎城区)令,著有《宋书》、《齐纪》、《四声谱》等。常德裴家码头有沈约读书台遗址。
7、阴铿(生卒年不详),祖籍甘肃武威,后定居安乡。南朝陈代著名诗人。博涉史传,善五言诗,李白、杜甫受其影响很深,其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曾任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
8、刘禹锡(772~842),出生于苏州嘉兴县。唐代中期著名诗人、哲学家。官至监察御史。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被贬为朗州司马。在此期间,深入了解劳动人民疾苦和地方风土民情,向民间学习创作了大量民歌体新诗,在诗歌发展史上影响很大;其所作《善卷坛下作》、《游桃源一百韵》、《汉寿城春望》等访古记游诗,揭示和保留了常德厚实的历史文化沉积。
9、李群玉(807~858),澧州车溪人。他生于晚唐,诗才横溢。创作了《秋登涔阳城》、《南庄春晚》等大量脍炙人口的羁旅诗和山水诗。官至弘文馆校书郎。《全唐诗》收录李群玉诗260首。当时被誉为“才冠李唐”,是享有盛名的大诗人。
10、宣鉴禅师(782~865年)唐代禅僧。幼年即出家,对律藏和性相二宗经论颇有研究。因一直在朗州(常德)德山讲经,故被称为德山宣鉴禅师。他创造性地运用了“德山棒”这一特殊的禅宗修炼接引方法,在佛教发展史上有很大影响。
11、惟俨禅师(744~827年),别号药山。十七岁出家为僧后在澧州药山弘法四十多年,成为一代禅师。是禅宗六祖慧能以下开曹洞宗风之先声的祖师。他为禅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12、周行逢(916~962),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出身农家。应募为后周静江军卒,因立军功而被任命为集州刺史、武清军节度史、权知谭州事、汝南郡王。建立了五代史上的“周行逢政权”,使常德一时成为了湖南的政治中心。统治湖南期间,颇有政绩。
13、范仲淹(989~1052),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幼年丧父,随母流寓安乡。刻苦读书,1015年中进士,1043年任参知政事,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清张明先诗评:“胜状高楼记岳阳,谁知踪迹始安乡”。安乡至今有范仲淹读书处书院洲遗迹。范仲淹其后所作《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绝唱。教育世人,影响深远。
14、杨幺(含钟相)(1108~1135),龙阳(今汉寿)人,农民起义领袖。南宋建炎四年(1130)二月,从钟相在鼎城区斗姆湖天子岗起义,因其在义军诸首领中年龄最幼,故呼杨幺。杨幺执行钟相“等贵贱,均贫富”的政治纲领,并采用“陆耕水战”、“兵农相兼”的政策,在洞庭湖周围十九个县区与宋朝官兵激烈争夺;豁免义区钱粮赋税,发展生产,深受百姓拥戴。后于天鹅凼(今围堤湖乡境内)因受朝廷派来大军围剿,寡不敌众,英勇就义。
15、冷谦(元末明初人),生卒年不详,武陵人,音乐家、画家。因通音律,被朱元璋召入朝廷,授太常博士,负责考定乐律。著有《太古遗音》、《琴声十六法》,传世名画有《蓬莱仙弈图》、《白岳图》等。
16、柳拱辰(家族)武陵(今常德)人,1030年中进士,1055年以尚书职方员外郎知永州,人称“柳侯”。“有惠受及人”,以贤著称。与其弟柳应辰、其子柳平等人相继举进士,是宋代武陵名人,人号“武陵三柳”。宋代大文学家曾巩曾撰《归老桥记》为其立传。
17、青文胜(1359~1391),洪武年间任龙阳县(今汉寿)典吏,32岁时因为农民减负请愿而赴京在皇帝殿前击鼓抗疏自缢。他的死轰动了朝野,震惊了皇帝,赢得了后代人的景仰,邑人为他立祠吊念。
18、李如圭(1479~?),明澧州人,政治家。官至福建按察使,监察御史。因上书朝廷,救活数十万人。最后升为工部尚书,为官清廉,晚年告假归里。
19、陈洪漠(家族)(1474~1555),明武陵人。弘治九年进士,曾任漳州知府,江西巡抚,吏部尚书,兵部左侍郎等职。他重视地方文化建设,在江西主持修复了已毁灭多年的著名古建“滕王阁”,在家乡主持篡修《常德府志》。其著作有《治世余闻》、《青芳亭稿》等被编入清代的《四库全书》。
20、蒋信(1483~1559)武陵县人。明代哲学家兼诗人,从学于王守仁。曾任贵州提学副使。他的学说“以慎独为主,以笃论修行为实践,以明理通世务为致用之具”。著有《道林文粹》九卷。《明史》有传评价他:“践履笃实,不事虚谈。湖南学者宗其教,称之曰:正学先生”。
21、冀元亨(?~1521),武陵(今鼎城)人,正德举人,明代教育家。从学于王守仁,为濂溪书院主讲,有《善卷钓台》诗传世。
22、江盈科(1553~1605),桃源人。官至四川提学副使。贤吏,诗文“大家”。在文学上,参与创立公安派。他为文主张“元神活泼”,有《雪涛小说》、《雪涛谈丛》、《江盈科诗文集》等传世,在晚明文坛影响很深。
23、龙膺(家族)(1560~1622),武陵人,诗人,剧作家。初中进士,即冒死进谏,阻止明神宗选宫女,被谪戍边,立军功后始被召回,官至南京太常寺正卿。不久,辞官回乡。他的诗,“本之神悟,济之学问”。戏剧剧作有《金门记》、《蓝桥记》等。传世著作有《九芝集》。
24、杨嗣昌(家族)(1588~1641),明武陵县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万历年间进士,曾任抗州教谕。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掌兵部事,为明末权倾一时的宰相式人物。著作有《杨文弱集》。他曾巡抚永平山海关诸处,整饬防务,修山海关两翼城,抵御后金入侵,功勋显著,在山海关显功祠内至今供有他的塑像。
25、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传兵败后禅隐石门夹山寺。夹山有诸多碑刻旧物为史学研究者所关注。
26、髡残石溪(1612~1673),常德市柳叶湖人,崇祯十年(1637年)削发为僧,擅诗、书、画。《书画家笔录》称誉他的画为“有引人入胜之妙,盛夏展现,顿消烦暑”,为清初四大画僧之一。与石涛并称“二石”。诗文有《浮槎集》、《大歇堂集》。
27、赵慎畛(1760~1826),武陵县人,嘉庆丙辰进士,官至云贵总督。赠太子少保,谥文恪。著有《从政录》、《巢榆笔记》,《惜日笔记》,《诗文集》等。 28、黄道让(1814~1864),祖居临澧县新安镇黄家棚,后迁入石门县新铺黄溪峪,清末著名诗人。1860年中进士,授工部主事,掌营缮司。善书画,精六艺,诗作三千首,著有《雪竹楼诗稿》14卷。 29、刘凤苞(1821~1905),武陵县人,教育家、文学家。官至沅江直隶州知州,云南补用道,领二品衔。曾任岳麓书院主讲,长沙城南书院山长。著有《南华雪心编》、《晚香堂诗抄》5卷。 30、杨彜珍(1805~1898),武陵县(今鼎城区)回龙桥人,道光年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兵部主事,主讲过澧阳、朗江、湘阴仰吾等书院,创办德山移芝学社,“以古文见长而风行天下”。曾国藩称引湖南文士,杨彝珍名列榜首。诗文有《移芝室全集》16卷。 31、阎镇珩(1846~1910),石门人。家境贫寒,但天资颖慧,能刻苦读书,成为“博古通今,孤介绝俗”,著述等身的一位学者。武陵杨彜珍对他甚是器赏,以爱女相许。其著作有《六典通考》、《石门县志》、《北岳山房文集》等。
近、现代
1、易顺鼎(家族)(1858~1920),今汉寿县城关镇人。清光绪举人,官至广东钦廉道。诗才奇绝,是近代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刻有《眉心室悔存稿》、《丁戌行卷》、《巴山》、《四魂集》等诗录。
2、刘复基(1884~1911),常德市人,革命家。中国同盟会会员。曾任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军事筹备员,负责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的全部策划事宜,为起义中的实际军事决策者和主要负责人。因事泄被捕,英勇就义。
3、宋教仁(1882~1913),桃源人,革命家。1905年加入同盟会,先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院院长、农林总长、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坚持“责任内阁”和政党政治的主张,被袁世凯派人刺杀,时年31岁,其著作有《宋教仁集》。
4、龚云甫(1862~1932)生于常德。京剧大师。他的唱、念讲究音韵,行腔悠扬婉转,抑扬顿挫,起落有序。对京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代表剧目有《钓金龟》、《徐母骂曹》。
5、蒋翊武(1885~1913),澧县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1906年加入同盟会,后筹划武昌起义,被举为总司令。历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军务部副部长等职。
6、林修梅(1880~1921),临澧县人,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孙中山总统府代理参军长,陆军上将。著有《西藏游记》、《治藏策》、《社会主义与军队》等。
7、李仁山(1881~1939),鼎城区人,我国著名的伊斯兰教育家。先后历任常德阳山清真寺阿訇职、伊斯兰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理事等职。今沅陵清真寺尚保存他留下的《古兰经》木版本。
8、余嘉锡(1884~1955),鼎城区人,文献目录学家、史学家。先后任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专门委员等。著有《目录学发微》、《四库提要辨证》、《余嘉锡论学杂著》等。
9、戴修瓒(1887-1957),鼎城区人,著名法学教授,任国民党南京最高法院法官时,曾为“七君子”辩护。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民法债编总论》、《票据法》、《刑事诉讼法释义》等。
10、陈瑾昆(1887~1959),常德县人。著名法学家。曾任中央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委员、顾问等职。主要著作有:《民法通义总则》、《民法通义债编总论》、《刑法总则讲义》等。
11、林伯渠(1886~1960),临澧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2、翦伯赞(家族)(1898~1968),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桃源人。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中国农村社会的本质是封建的生产方式,必须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民主革命。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务委员。著有《中国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等。
13、余程万(含柴意新)(1902~1955),国民党爱国抗日将领,五十七师师长。中日常德会战中,孤军浴血死守常德,在抗日战争史上,业绩辉煌。
14、邱吉彩(1901~1973),鼎城区人,湖南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戏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丑角大王”。代表剧目有《拦马》、《蒋干盗书》、《活捉三郎》、《何乙保写状》、《祭头巾》等。
15、辛树帜(1894~1977),临澧县人,知名生物学家、古农史学家、教育家。曾任南京国立编译馆馆长,兰州大学校长。著有《化学命名原则》、《天文学名词》、《我国水土保持的历史研究》等。
16、丁玲(1904~1986),临澧县人,著名文学家。历任中共文联党组副书记,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人民文学》杂志主编。著作有《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前苏联斯大林文学奖获得者。
17、孟少农(1915~1988),汽车设计制造专家。桃源人。《汽车百科全书》编委会主任。毕生从事汽车工业,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18、郑洞国(1903~1991),石门人。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19、刘戡(1893~1962),桃源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屡立战功,北伐时身先士卒。抗日战争时期,曾给入侵日军沉重打击,被誉为“杰出的抗日将领”。历任国民党九十三军军长、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二十九军军长等职。解放战争中,暗中支持过中共地下党进步人士,战场上用手枪自杀身亡。
20、胡翰(1893~1962),常德人,自幼资质聪慧,下笔成文,诗文俱佳。1958年任“台湾司法院大法官”。有诗稿《俟庐剩稿》。
21、杨高坚(1913~1995),石门人。曾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天主教副团长兼秘书长,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宗教人士和神学家。
22、帅孟奇(1897~1998),汉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顾问等职。是新中国妇女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56年被选为中共候补中央委员。
23、常德籍两院院士
翦伯赞、孟少农已入近、现代名人。
黄宏嘉(1924年8月5日——)微波电子学家。临澧人。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1980年组织了关于“微波光学”边缘学科的研究,在中国首次研制成功单模光纤。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戴元本(1928年7月10日——)理论物粒子物理学家。常德人。主要从事粒子物理理论的研究,并在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刘更另(1929年2月15日——)土壤肥料专家。桃源人。首次解决水稻挢,用钾、锌提高早稻产量等问题。把土壤、气候、作物条件联系起来综合研究双季稻绿肥制度取得成功。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
姚绍福(1932年10月13日——)飞航导弹总体设计专家。桃源人。长期从事飞航导弹研制工作,主持论证中国飞航导弹发展战略的研究。主持的“某型反舰导弹研制”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院士。
沈绪榜(1933年1月——)计算机专家。临澧人。从事航天计算机及其国产芯片的设计工作。先后主持中国第一台TTL电路国产弹载计算机、PMOS MSI电路国产弹载计算机、NMOS LSI电路微计算机的设计与研制;参加领导了运载火箭计算机的总体逻辑设计,其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贺福初(1962年5月——)安乡县人,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学系本科。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造诣深厚,成绩斐然。2001年12月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11月,在法国凡尔赛召开的首届人类蛋白质组国际大会上,当选为“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研究计划”执行主席。
当代名人
佘致迪(1942年——),常德人,全国知名歌词作家,一级词作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党啊,亲爱的妈妈》,《辣妹子》等。
冉茂芹(1942年——),桃源人,台湾著名画家。曾出版《冉茂芹画选》、《南台湾山地之旅、冉茂芹写生油画选》、《冉茂芹湘西写生画选》、《田园风情法兰西》等。
杨启舆(1926年——),常德人,著名山水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福建省美协前副主席。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研究院、中南海紫光阁及海外人士收藏。应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厅作巨幅青绿山水《源远流长图》,及钓鱼台国宾馆作巨幅青绿山水《群峭壁摩天》。出版有《杨启舆画集》、《青绿山水画技法》等。被誉为“当代复兴青绿山水第一人”。获国务院津贴的老文艺家。
张锡良(1943年——),桃源人,全国知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兰亭奖”(全国书法界最具权威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盛和煜(1948年——),常德市人,一级编剧,全国著名剧作家,湖南省政协委员。主要作品:戏剧有:湘剧《山鬼》、汉剧《蝴蝶梦》、京剧《梅兰芳》、舞剧《边城》;电视剧有:《走向共和》、《夜宴》。曾多次荣获“文华”大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水运宪(1948年——),常德市人,全国知名作家,一级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小说《祸起萧墙》、话剧《为了幸福干杯》、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天不藏奸》等。
康健民(1955年——),桃源县人,全国著名电影家,一级编剧,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代表作:电影《彭大将军》、戏剧《秋天的花鼓》(合作)。
瞿颖(1973年7月2日——),常德人,1991年世界超模大赛中国选拔赛获亚军,影、视、歌三栖明星。主要作品有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有话好好说》及与中国第一男模胡兵搭档演出的电视剧《真情告白》。她演唱的《春天的脚步》等歌曲,深受观众好评,迄今已出几张专辑。
陈思思(生年?),常德人,歌唱家。曾获第九届中国MTV大会串金奖,并以《满妹子出嫁》、《茶灯迎春》等歌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选的全国听众最热爱的歌手称号。出版了《风调雨顺》、《中国女孩》、《刘三姐》等MTV专辑,获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喜爱的歌手“民族组十佳歌手”奖,多次参加春节文娱晚会独唱。
吴碧霞(1975年——),常德人。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90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声乐,升大专本科后转为金铁霖教授研究生,成为彭丽媛、宋祖英等人的同门师妹。先后荣获中国第一届国际声乐比赛一等奖、第八届“西班牙毕尔巴鄂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第四届“波兰玛纽什科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在国际音乐界“奥林匹克”——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中,声乐第二名。
侯希贵(1947年——),慈善家,全国政协委员。他心系故乡,为报效桑梓,对公益事业不惜一掷千金。多年来累计给家乡捐款五千多万人民币,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2007年4月3日